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愛中昇華~海寧格智慧精華》 書摘p.126-148
2018/11/07 19:57:00瀏覽1603|回應0|推薦32

覺知 (p.126-127)

  1.  一切事物都具有覺知能力,特別是生物。而這種覺知所能觸及的範圍,其實遠超過了個別的生命體,它能夠了解到,生命與生命之間是如何互相地連結著,並藉此連結來支持並改進彼此的生命。
  2. 我們可以帶著全然的絕之,將自己與更高的覺知連結在一起。並操縱它就如同它是我們的一般,至何種程度?
  3. 更高的覺知是屬於靈性的境界,正因如此,它對我們而言是無止盡的。這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境界,因為在裡面的一切事物,都是透過創造性的想法產生的。在這裡的一切是由一種意識而生,一種無限的良知意識,不受任何限制,即便如此,它是為了我們而存在。
  4. 我們跟隨這股意識,朝向它所想、 所帶領我們的地方走去。我們有意識地跟從這股意識,讓自己臣服於它,被交付於它,直到我們感覺與它徹底的合而為一。  (p.128)
  5. 我們對一切的發生隨遇自在,無憂無慮,由親身的經驗我們知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這股意識的作用之下。因為一切事物都在這股意識的運行之下,如是地走著它應走的路,我們有意識的跟隨這股力量,我們帶著創造力跟隨著它。也在它的創造力作用影響之下。
  6. 只有在這樣有意識地跟隨這股意識時,我們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因為,我們會意識到自己是如何受到這股意識所推動,並且在所發生的一切中都受其推動。

 

連結  (p.128-129)

  1. 連結會將兩樣事物連接在一起。如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生命連結;我們的父母與我們的家族。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與其他人形成一個團體,擁有共同的目標與任務。有時,我們也會組成聯盟與他人敵對。
  2. 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跟我們家族想要否認、遺忘或甚至已經遺忘的那些人連結再一起?我們是否與那些被家族或我們隱藏的人連結在一起?我們是否還與那些我們有所虧欠的人們連結在一起? 
  3. 我們可以帶著愛,將我們的心向他們敞開,以此回復這個連結。 有時候,這麼做對我們是有困難的,特別當我們感到罪惡,或對他們有所虧欠之時。
  4. 我們必須承認,所有我們所遺棄或排除的人們仍然屬於我們,而我們也屬於他們。很重要的是,就是透過這樣的承擔,才能回復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連結。藉由這樣的承認,我們會感到自己變得富足、圓融也更完整。
  5. 當我們能夠與被排除者及被遺忘者站在一起,將他們帶回我們所屬的群體中,也讓他們將我們帶回他們所屬的群體中,家族系統排列就能成功。
  6. 有時候,在排列中發生問題,是由於排列師拒絕站在與被排除者相同的立場,如

(1)排列師與當事人可能都忽視那些渴望被帶回所屬群體的人們。

(2)當排列師拒絕看到被當事人所傷害的人們。

 

Ø   什麼能將我們與那些過去或現在跟我們生命有所關連的人們緊緊地連接在一起?      (p.130)

一個涵容一切且謙遜的愛。它來自我們與「道」之間的約定,當我們的愛被賦予了「道」 的精神,也能愛一切如是,便與「道」 之愛相結合而形成,融合成唯一的愛。

 

第三章    家族疾病的成因與療癒之道

這個章節將討論家庭中導致我們生病並妨礙我們復原的背景因素。(p.132)

我們會看到個人良知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們心靈深處對家族的愛如何影響身體健康而招致疾病。   (p.132)

 

致病的愛與療癒的愛 

  1. 我們的認知仍局限於個人及集體良知意識的作用範圍之中,也因此有其限制。唯有當我們透過「靈性」的角度來看時,才能發現另一層面的影響與作用。
  2. 我們背後這一股偉大的力量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無論他們的命運如何,都同樣受到這股動力的眷顧。
  3. 藉由「道」的移動所引導出的解決之道,則不屬於個人或集體良知意識所能理解的範疇。

 解決之道-從靈性層面看疾病成因及療癒的方法》  (p.132-133)

  1. 我們看到牽連糾葛所影響的範圍以及將我們捲入其中的因素,而最主要的兩個因素是:

(1)   排除家庭中的任一成員。(侵犯了所有成員同等歸屬於家庭系統的權利。)

(2)   侵犯了優先順序法則。(當有人在家庭系統中把自己的位置高過於其他較早加入系統的成員時,變成了侵犯者。)

 

造成疾病的愛及療癒的愛》 (p.133)

  1. 許多人相信,透過承擔家族其他成員的痛苦或罪惡 ,便能驅走病魔或讓家人起死回生。
  2. 當他們(或其他家庭成員)對逝去的親人過於思念,便可能透過生病、發生意外或甚至自殺的方式,希望藉由死亡而能與逝去的親人相聚。

 

對家族的忠誠及其後果

所有家族成員無可避免地屬於同一命運共同體。命運的連結建立在-

(1)   父母與孩子之間

(2)   兄弟姊妹之間

(3)   夫妻之間

(4)   在系統中讓出位置與獲得位置的人之間

(5)   我們跟家族中遭遇不幸命運的成員之間

 

共同體及平衡  (p.133-135)

  1. 在這個命運共同體中,基於對家族的忠誠以及來自系統中尋求平衡的動力,使得家族成員也參與了彼此的罪惡、病痛、命運及死亡。

 (1) 用自己的不幸換取另一人的幸福

 (2) 用自己的病痛換取他人的健康

 (3) 用自己的罪惡換取他人的無辜

 (4) 用自己的死亡換取他人的生命

2. 家族成員對彼此之間的忠誠,會透過系統中尋求平衡的動      力顯現出來。

3. 系統中尋求平衡的這股動力影響下,讓家庭成員在其他成    員受苦時,也會向不幸招手。

 Ø   這些連結,會導致家族中的晚輩或弱勢的成員想要留住       家族中的長輩或較強勢的成員,不讓他們離開或死去。       若親人已經死去,則會想要跟隨他們走入死亡。

Ø   另一種較常被隱藏住的強烈連結,可能導致家族中較為幸運的成員想要分擔不幸的親人的命運。在這個連結影響下,健康的人會覺得對生病的人有責任,無辜的人會覺得對有罪的人有責任,快樂的人會覺得對不快樂的人有責任,而活著的人會覺得對死去的人有責任。

Ø   在系統中較他人幸運的成員會自願為了其他親人犧牲自己的健康、清白、幸福及性命。希望藉由放棄自身的幸福與性命,能挽回親人的幸福與性命。

 疾病追隨心靈  (p.135)

  1. 由於系統中尋求平衡補償的動力確實造成了疾病或死亡,我們可以說疾病是追隨心靈的。
  2. 在一般的醫療措施外,提供心靈層面的協助與照護也也有助於療癒。
  3. 可由醫療人員提供身心靈全面照護,或由他人支持醫療人員提供針對心靈部分的照護。
  4. 在醫生盡其所能地治療疾病時,對於心理治療師而言,當覺知到家族系統曾面對疾病的影響時,就必須小心翼翼的面對這些家族系統動力。若認為自己可以與之抗衡,便是過於狂妄自大。
  5. 治療師是要透過與這些力量和諧共處而非敵對的方式,試圖和緩個案慘痛的命運。

 

寧願是我而不是你》  (p.135)

強迫孩子放棄自己天真的想法並不會減少孩子的痛苦,反而可能更增加他()的痛苦,迫使他() 隱藏對媽媽的愛,卻在私底下更下定決心,要藉由自己的受苦,來拯救親愛的媽媽。

天真的想法 : 在內心裡暗自決定「親愛的媽媽,寧願是我而不是你 ,我願意代替你受苦。」

不盲目的愛  (p.137-138)

  1. 不論孩子承擔了什麼,都是出於善意,並自認為做出正確且光榮的事。
  2. 孩子的愛,會讓他們天真地希望自己可以治療摯愛的親人、保護他們、為他們贖罪,或將他們從死神的手中奪回。這份愛,甚至會希望能讓已故的親人起死回生。
  3. 孩子天真的愛應該被看到並被認可,然後他們便能帶著一顆更為自在寬廣的心,將這份愛投注於其他更偉大的事物上。

 

Ø  若能透過一位具有理解與體諒的治療師協助揭露這份愛,孩子便會了解到盲目的愛終究無法達到其目的。

Ø  「愛」是永垂不朽的,當愛被顯現出來後,便能正大光明地尋找真正有幫助的途徑。

Ø  治療師能做的便是協助孩子將愛表達出來,然後相信愛的動力會找到答案。

Ø  孩子天真的愛應該被看到並被認可,然後他們便能帶著一顆更為自在寬廣的心,將這份愛投注於其他更偉大的事物上。

Ø  在命運許可的範圍內,用體諒與尊敬的心情,向過去造成病痛的原因說再見。

 

我代替你離開

造成急症的因素「我將代替你離開」

厭食症「親愛的爸爸,我將代替你離開」

多重硬化症〜「親愛的媽媽,我將代替你離開」

同樣的動力在肺結核的案例中看到

同時,這也是自殺或其他致命的意外背後的動力。

 

即使你離開,我仍會留下  (P.138-139)

  1. 帶著力量及愛、用肯定的口吻說出:「寧願是我離開,而不是你」,這句話必須被重複多遍,因為個案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真正認知到,親人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
  2. 無論愛是多麼的深切,都必須將至愛的親人視為另一個獨立的個體。否則,共生與認同的情形仍會持續,無法藉由將兩者分視為不同的個體,擁有不同的命運,而得到療癒的效果。
  3. 充滿愛的對話方式成功了,便會在親人與個案間畫下界限。藉此,便能將個案的命運與親人的命運分開。
  4. 這句話迫使個案不僅看到自己的愛,也看到自己對親人的愛。進而認知到 自己希望為所愛的人做出犧牲,不但不會幫助到他們,反而更會造成他們的負擔。

 

Ø   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 ,親愛的哥哥,親愛的姐姐,或無論是誰,即使你離開了, 我仍會留下來。

Ø   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 ,當我留下來,請保佑我,即使你們離開了,也請祝福我。

 

我將跟隨你  (p.139-140)

  1. 孩子心中想「寧願是我離開,而不是你」以阻止父母離去,另一句「我將跟隨你」則可能是父母親想對自己早逝或久病的父母或手足所說的,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將追隨你生病。」 或「我將追隨你去死。」
  2.  在家庭之中,第一句產生效用的話是: 「我將跟隨你。」這是出於孩子的一句話,當這些孩子長大為人父母的時候,他們的子女則會阻止他們實現這句話而說出:「寧願是我離開,而不是你。

 

我會繼續活下去  (p.140)

  1. 當「我將跟隨你」這句話,藉由重症、意外或自殺為背景顯現出來時,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先讓孩子看著自己摯愛的親人,帶著力量及深切的愛,大聲重複的說:「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親愛的哥哥,親愛的姊姊,或無論是誰,我將跟隨你 ,即使是死去。」
  2. 孩子藉由這句話體認,自己的這份愛無法改變自己與已故親人之間天人永隔的事實。 孩子也藉由這句話感受到自己與親人間相互的愛,並了解當沒有家庭成員受到此影響而跟隨,尤其是不受自己孩子干預的狀況下,親人才能夠自在地面對並接受命運的安排。

 

Ø  孩子可以對已故親人說出:「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親愛的哥哥,親愛的姊姊,或無論是誰,你已經過世了,但我還會多活一會兒,然後我也會死去。」或「我將在有生之年,好好地活著,然後我也會死去。 」以消除孩子致命的追隨念頭。

Ø  當孩子看到父母親中的任何一人,想要追隨他們原生家庭中的親人,走向疾病或死亡,孩子可以說出「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即使你離去了,我仍會留下來。」 或「即使你離開了,我以你是我的父親為榮,我以你是我的母親為榮,你永遠是我的父親,你永遠會是我的母親。」

 

Ø   (p.141)當父母之中有人自殺身亡,孩子可以說 我尊重你的選擇並向你的命運鞠躬,我以你是我的父親為榮,我以你是我的母親為榮,你永遠會是我的父親,你永遠會是我的母親,而我也永遠是你們的孩子,然後我也會死去。

 

遭到誤導的希望(p.141)

  1. 基督教教義中所教導的,透過受苦或死亡尋求救贖,以及聖徒英雄們的事蹟,更會令孩子們懷抱著奇幻的信念,相信自己透過受苦受難,向天神或命運換取親人的救贖,或透過死亡,換取親人的性命。
  2. 他們希望若在這一生無法拯救親人的生命,藉由死亡 在另一個世界與摯愛的親人團聚,相信便能拯救他們

3.「寧願是我不是你」與「我將跟隨你」這兩句話,是身處牽連糾葛中,孩子們純真無邪的心聲,這兩句話也呼應了基督教帶著力量及深切的愛,大聲、重複的說「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親愛的哥哥,親愛的姊姊,或無論是誰,我將跟隨你 ,即使是死去。」

 

帶來療癒的愛  (p.142)

  1. 要達到療癒效果,必須透過心靈的蛻變,將病患的心念想法提昇至一個更廣闊偉大的層次,讓他們有如魔法般的信念失去魔力。
  2. 有時,醫師或治療師可以協助病患作如此的心念轉換,一旦心念開始轉換,對一切的看法皆將不同,對病患而言,會感覺像是恩典一般。
  3. 但成功與否,則非醫療工作者所能預期。因為心靈的蛻變,無法單純的藉由某種方法達到

 

以疾病補償 (p.142-143)

  1. 想要贖罪的心態是另一個造成病痛、自殺、意外及早逝的動力。
  2. 有時,在命運操縱之下所發生的事件,會被視為是個人的罪過,而需要為之懺悔,例如,流產、早夭或殘障等。面對這些狀況 ,最有幫助的是,用愛來看待死去的孩子,面對死亡所帶來的傷痛,讓他們得以安息。
  3. 當某人由於命運的安排,傷害了別人而獲得利益或生命,他有罪惡感。
  4. 人們 認為不論命運或個人造成的罪惡,都需要藉由自我懲罰的方式來排除,也就是,透過傷害自己或讓自己不好過的方式來補償,以為這樣便能洗刷自己的罪惡, 達到平衡。

 

透過贖罪補償更加不幸  (p.143)

  1. 所謂贖罪是,透過自身的受苦受難,以換取他人的救贖,就如同那些孩子們所擁有的奇特信念一般,以為自己受苦或死去,便足以救贖他人,償還所欠。
  2. 贖罪是簡單且廉價的。它滿足了我們想補償與平衡的盲目需求。這麼做就沒考慮到與受害者的關係,受害者的痛苦並沒有被感受到,他們的受苦白費了,沒有任何好處。
  3. 更糟的是,受害者身上所背負的痛苦也會因此而加倍,因為他們的受苦又造成更多痛苦,而他們的死亡也導致更多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Ø  受害者看不到加害者有痛苦的感覺,而這往往是他們唯一要求的。

Ø  當受害者從傷害他們的人眼中,還看到一點人性時,反而能夠因此釋懷。否則,贖罪的行為,仍是將受害者排除於外。

Ø  就如同「寧願是我而不是你」與「我將跟隨你」這兩句話,會造成更多的傷害、痛苦或死亡一般,用以贖罪的自我懲罰也是如此。

 

Ø  若孩子採取自殺的激烈手段來為母親的死亡贖罪時,對於母親而言,更是加倍的不幸。因為這表示,孩子不願意接受母親所給予的生命,她對孩子的愛以及不惜一切付出的意願,並沒有受到尊重。她的死也就白費了。更悲慘的是,自己的犧牲所換來的,不是另一段生命的延續,而是兩段生命的消逝。(p.144)

Ø  當我們深切的了解「寧願是我而不是你」與「我將跟隨你」這兩句話背後的含意以及它們所能帶來的治療效果,我們便能採取一種具有療癒效果的方式來處理孩子這種具有毀滅性的贖罪慾望。

 

接受與和解的補償  (p.145-146)

解決之道孩子對母親說:「親愛的媽媽,你為我的生命付出了這麼高的代價,不應該是白費。我將善用我的生命,來紀念你,榮耀你。

 

  1. 如果孩子能夠懷著對母親的愛與思念,珍惜自己的生命並將為他人做些好事,孩子與母親之間就會產生非常不一樣的連結。
  2. 當孩子善用自己的生命,並活出生命價值時,母親便活在他的心中。當孩子基於對母親的愛做出好事時,也會感受到來自母親的愛與祝福。透過正面的行為來補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卻能帶來祝福與保佑。這樣的補償方式,將會帶來幸福與健康, 也與我們對生命的體認相符。

 

受苦取代連結 (p.146-147)

  1. 當我們認為讓自己受苦便能洗刷罪名時,便是在逃避面對自己所作所為與受害者之間的關係。
  2. 藉由自我傷害來贖罪,讓自己好過,是一種自私的想法。 因為我們只考慮到如何降低自己的罪惡感,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3. 當我們真正看著受到我們傷害的人時,便會了解到,我們只是藉由贖罪在逃避真正應該採取的行動。
  4. 相對於有意識地否認或合理化,為個人所致的罪過贖罪,通常是出於潛意識的行為。
  5. 對個人所造成的罪過,最好的解決之道便是,以和解的行為取代贖罪。

 

終止罪惡 (p.147)

  1. 罪惡是無常的。就如同世上其他事物一般,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消逝。
  2. 我們應該記得,罪惡應該會消逝,也應該被允許消逝。

 

以疾病作為受苦的方式

  1. 家族成員會將其他成員的罪過,當作是自己的罪過來贖罪。
  2. 針對罪惡與贖罪,孩子和伴侶也可能會說出「寧願是我而不是你」
  3. 當有人拒絕承擔自己的罪過時,他們便會代為承擔這份罪惡及其後果。

 

拒絕接受父母導致疾病 (p.148)

另一個造成嚴重疾病的態度是,孩子不願意以愛去接受並尊敬自己的父母。

 

尊敬父母

  1. 我們藉由敬愛與接受父母親如是的面貌,來尊敬他們。也藉由敬愛與接受一切是最好的安排,來榮耀生命。接受它有起始與終止,有生存與死亡,有健康與病痛,也有無辜與罪惡,這便是宗教行為的核心。在舊時,稱之為臣服與敬拜。
  2. 我們會願意付出一切而無怨無悔。這是一種帶著愛的臣服,帶著愛 - 付出所有並接受所有,接受所有並付出所有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