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隻小豬如何打敗大野狼
2011/11/14 01:35:05瀏覽370|回應0|推薦4

三隻小豬如何打敗大野狼

 

商場打滾了近二十年,一直搞不懂許多創意良好的商品,始終得不到市場消費者的支持?

 

是功能不夠好?所以得持續推陳出新,不停地砸錢投入研發工作。

還是價格不適宜?所以追求規模經濟,不斷地擴充產能降低成本。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十年』

再怎麼便宜的商品總有被棄之如敝屣的一天;再怎麼具有新穎功能的創意,也會變成老生常談。

 

當溫世仁先生苦口婆心提醒『產能過剩時代』來臨,面臨二十年最嚴峻的電子業景氣蕭條,檢討自己追求無止境創新與創業歷程時,突然發現有一種被自己遺忘的元素叫做『感動』。

 

三隻小豬撲滿,它們代表了什麼?

 

故事本來很簡單、也很稀鬆平常,三胞胎拿出小豬撲滿在競選場合小額捐款,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平常到不行的小事,卻有整天想做愛體位該如何、到中國偏遠地區蓋學校、利用行政資源幫助朋友享受特權當好人、不打老虎專打蒼蠅的監察院長麾下,看見新聞後大發官威,禁止小朋友捐款給在野黨候選人。

 

事後監察院官員也公開在電視訪問指稱「未成年人不可政治獻金」:

事隔數日後,國民黨中央委員陳明義發現狀況不對,首先發難跳出來指稱:

「三隻小豬事件政府官員沒有介入,都是民進黨自編自導自演」。

 

過幾天國民黨立委黨鞭及黨籍立委強調「官員沒有禁止捐款,只是好意提醒而已!」,

再過數日後,馬吳競選總部及國民黨立委要求,蔡英文競選總部不要霸凌捐款的三胞胎姐妹,要民進黨懸崖勒馬,盡快停止「三隻小豬救台灣運動」。

 

然而這麼小的一件事,為何會演變至國民黨如此大的反擊力道與恐慌呢?

光是這點就值得大家一探究竟了!

 

首先從捐款的行為探討起,『捐款』是一種善行無論在宗教上或道德上,在社會行為模式上「讓出資源給需要的人」是一種『利他』的社會行為,所以7-11等便利商店林立各式各樣的捐款箱,強調利他的宗教團體更必須設立,各種慈善團體亦如是,甚至於政府機關也會為各種急難需求發動大規模社會勸募,這種社會行為從不限年齡、不分職業貴賤、不分男女老幼。

 

當這樣『捐助,眾生平等』的認知深入民心千百年時,馬政府這樣以官僚系統干預民間捐款在野黨的行為,必定無法被社會基層所接受,甚至有威權復辟或黨國不分的民間感覺,雖然國民黨掌握媒體刻意低調處理,在側隱之心幫助弱勢的人性認知下,『三隻小豬對抗大野狼』已成為台灣社會共識,尤其問題出在那個『自以為聖人,卻雞鳴狗盜』的監察院長底下,『不打老虎、專打蒼蠅』、『循私苟且、辦綠不辦藍』、『為老不尊、色欲薰心』的準司法機關所做法律解釋行為,未經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的法律解釋程序,必定為基層人民所不信服。

 

再從國民黨的反應探討,該黨的中央委員陳明義不查事理緣由,逕自對媒體宣示「三隻小豬事件」沒有政府官員與國民黨馬吳團隊介入,痛斥民進黨蔡英文團隊自編自導自演,刻意醜化國民黨政府!然而早幾日,監察院官員接受電視台訪問也公開指稱:未滿18歲政治獻金小額捐款不可以的事實。顯然,黨的中央委員陳明義習得王聖人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象牙塔裡頭,或者仿傚行政院長白賊成習的厚顏,這些醜陋行為看在人民的心中,更是感受到台灣政治人物的骯髒習性,於是乎一種來自民間底層制裁政客的社會行為開始發酵,猶如當年紅衫軍反扁的街頭運動,民心向背雖未顯現檯面上,然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社會潮流已氾濫成災,國民黨官僚再硬柪下去否認事實只會讓局面更不可收拾,讓「三隻小豬救台灣」的運動效果更上一層樓而已。

 

再看「三隻小豬救台灣運動」的行為效果,雖然本來就是一種政治活動,但小額捐款的行為讓人們認為自己有參與感且負擔可以接受;有別於既往,過去台灣的政治活動在民間多數控制在富豪權貴手上,政治人物與財團間的利益掛勾往往密不可分,人們除了被動員或賄選買票外,幾乎只能默默接受在爛蘋果之間做出選擇而已,但「三隻小豬救台灣」運動讓基層開始有了參與感,不再是一張萬元的餐劵或是動輒佰萬或上億的政治獻金,蔡英文開始了類似宗教活動自由奉獻的互動關係,在台灣的社會底層逐漸發酵中。

 

至於是不是大野狼的問題?這就等著大野狼們『對號入座』!

人們從小得知伊索寓言的童話故事中,『大野狼』定義不是誰的長像多猙獰,而是小紅帽或三隻小豬故事裡頭所描述『說謊成習』或『白賊成性』的偽君子,那是一種教導小朋友分辨善惡的幼教材料,也是一種深植人心不可或缺的邏輯判斷力。

 

當某些人為圓謊而編造出更多謊言,在媒體或人們面前還不時露出威脅恐嚇語氣,即使打扮再怎麼溫文儒雅或稱聖人,說詞再怎麼巧言令色,存在童年記憶的大野狼角色就越容易註記在這些政客身上,由此看來『說謊成習』或『白賊成性』的人,最具『大野狼』代表性的當朝權貴勢必烙印在基層多數人的心中,僅管藍綠對決會激發既成事實的「族群危機意識」或「斯德哥爾摩症候」,但對政黨意識薄弱而自詡中間的選民而言,誰是『大野狼』?最有可能左右其社會制裁力量。

 

三隻小豬如何打敗大野狼?由於事實尚未發生,誰也不能妄斷孰勝孰負?但能否加分、減分可就優劣立判,在台灣選舉像似一種馬拉松式的拳擊賽,不是比誰的塊頭大或力氣大,而是在比誰犯的錯多,錯的越多就越容易敗陣下來;看看馬吳團隊的執政包袱,有自詡『聖人』卻老不修更玩法弄權的監察院長,有無能到極點更戀棧職位的交通部長,有草菅人命更自我感覺良好的衛生署長,有全力幫助外資掏空台灣經濟的經建會主委與行政院副院長,有整日胡言亂語、說謊成習卻以為自己辯才無礙的行政院長,更有僵屍林立的外交官僚到處闖禍,在這些『大野狼』環伺下,選戰真還打的下去嗎?也難怪宋省長的支持度與聲望節節高升,放無薪假的人越來越多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losimon&aid=583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