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現人體》自序
2021/04/07 04:48:33瀏覽557|回應0|推薦7

《發現人體:生理學簡史》

作者:潘震澤

出版社:衛城

出版日期:2017/10

 

緣起

自幼嗜讀章回小說,《三國》、《水滸》、《東周》、《隋唐》等幾部稗官野史,伴我度過許多年少時光,記憶長留至今;這份經驗也培養出個人對歷史人物與事蹟的興趣。

及長,選擇生理學作為研究志業。在學習過程中,對於教科書中偶而提及的先賢以及經典論著的作者,除了心生敬佩以外,也不免對其生平事蹟感到好奇。只不過學術界入門之前要修習的專業科目太多,入門之後又必須一心放在原創研究與發表上方能立足,因此多年來並無暇多顧教學研究以外的個人興趣。

我自一九九六年起涉足科普書譯介工作,轉眼已逾二十年,譯作也超過二十本。此外,從二〇〇〇年起開始撰寫報紙專欄,並於二〇〇六年開啟部落格[1],直到二〇一二年請辭專欄、二〇一四年關閉部落格,前後不間斷地寫了十五年左右的文章。由於我的文章性質,以科學人物及其發現為主,生理學知識為輔,因此都需要有所根據,不敢光憑記憶,或想當然爾,就率爾操觚;於是收集資料,大量閱讀,也成了日常功課之一。閱讀內容包括許多前輩生理學家的傳記與生平介紹,以及一些相關的科學史論述;除了補足個人之前的不足外,也滿足了不少當年的好奇心。

我最早是在《中央日報》副刊的「生理人生」專欄開始撰寫生理學家的生平,作為了解生理學發展史的進路。我先後撰寫了哈維、伯納、巴甫洛夫、坎能與林可勝五位分屬英、法、俄、美、中五國生理學者的生平介紹;此外,還就個人專業神經內分泌學的發展史做了回顧。可惜該專欄寫了不到兩年,就因《中央日報》停刊而中斷,我也就沒再重拾此專題。

二〇一五年,我在貓頭鷹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介紹人體生理各個系統運作方式的科普書,書名《為什麼腸胃不會把自己給消化了?揭開人體生理的奧秘》,相當於人體生理學的簡明版。由於篇幅限制,該書只介紹了生理學的要旨,對其發展歷史及重要人物並無著墨,自覺有所不足;於是想到之前寫過的幾篇生理學家小傳,希望能從歷史的角度,再寫一本介紹生理學的書,以補前書之不足。

一開始,我只把之前寫過的幾篇小傳加上幾個生理系統(我較熟悉的神經與內分泌)的歷史拼湊一下,就構成一本小書。但當我把書稿寄給與我合作多年的衛城出版總編輯莊瑞琳小姐徵詢其出版意願時,她建議我野心可以放大一些:以更有系統的方式介紹整個生理學的發展史,而不僅是現有文章的結集。

思考再三,我覺得瑞琳的建議是對的:既然要做,就應該盡能力所及做好。因此,我放棄了原來的想法,重新擬定全書大綱,按生理各個系統的發展一一循序介紹;至於先前撰寫的文章,則分別插入合適的章節。在兩年多斷斷續續的筆耕下,終於完成了這本《發現人體:生理學簡史》;在此,我可以自豪地說: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內容,都是根據新蒐集的資料進行的全新創作。

內容簡介

現有的科學知識都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而是一代一代的科學家根據前人的發現,做進一步的支持、修正,甚或推翻。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上,各種假說與理論來來去去,不計其數;對後學者來說,他們通常只接觸到最新的事實與理論,不一定清楚其來龍去脈,更不見得知道前輩科學家曾經發生過哪些爭執。

了解本門的歷史,自然是有好處的;曉得現有知識是怎麼來的,會對所學有更深刻的體認與珍惜,不至於輕易受到不實的宣稱影響、不容易走回頭路或岔路,甚至能看出新的研究方向。本書取材是以一般人體生理學教科書都會提到的重要發現與觀念為主,介紹最早發現及引進它們的人,以及它們如何變成今日模樣。在此將每章的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藉由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由來,介紹生理學與其他生物醫學學門的關係,以及該獎稱為生理或醫學獎的緣由;第二章介紹現代大學與生理學研究於十九世紀的興起,並分別介紹了法國、德國、英國與美國生理學界的開創性人物。

第三章是心血管生理簡史。公認最早以科學方法來研究生理問題、成一家之言的,是十六、七世紀的英國人哈維;哈維也有現代生理學之父的稱謂,因此該章對哈維的生平與貢獻有較多著墨。其餘內容包括血壓測定、心臟節律控制、血液循環與血壓調控的發展史。本章對另一位在心臟功能、血液與體液交換,以及內分泌生理都有過重要貢獻的十九、二十世紀英國生理學家史達靈,也花了較多篇幅介紹。

第四章是呼吸生理簡史。一開始先介紹了氧的發現,其中有瑞典、法國與英國三位科學家的優先權之爭。接著是呼吸的神經控制(包括化學與機械受器的參與),最後是與登山、潛水及飛行有關的呼吸生理研究,也可以看做應用生理學發展史的重要部分。

第五章是泌尿生理簡史,從最早對腎臟型態與功能的研究開始,到尿液生成的過濾與分泌理論之爭,再到尿液濃縮機制的釐清,最後是腎小球過濾率的測定、清除率觀念與測定法的建立等,都經過許多參與者的折衝與角力,其中尤以腎小管微穿刺取樣的方法學建立最為關鍵。

第六章是消化生理簡史,由十九世紀上半葉的一樁意外展開,也就是美國軍醫波芒特在腹部遭受槍傷、傷癒後留下一條胃瘻管的聖馬丁身上,所做的系列消化實驗;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運。接著深入介紹了十九、二十世紀的俄國生理學家巴夫洛夫:他以精湛的手術在狗身上製造了各種瘻管,以更有系統的方式研究消化作用及其調控。再來是第一個胃腸道激素(促胰液素)的發現,建立了胃腸道的激素控制。最後介紹了胃潰瘍生成的細菌理論及發現經過。

第七章是神經生理簡史,是生理系統中最長的一章,共分成神經解剖、神經電生理、神經化學、整合神經生理與腦部高級功能等五節;內容包括神經元理論,神經細胞膜電位及動作電位、神經化學性傳導(神經遞質發現)、反射弧,以及制約學習與記憶機制等,都不厭其煩,一一詳述。其中每個領域都有許多人物的參與與爭執,例如高爾基與卡哈爾的神經網狀理論與細胞理論之爭、伽伐尼與伏特的生物電理論之爭、神經訊息傳遞的電與化學傳遞之爭,以及神經組織生物胺螢光呈色法的優先權之爭都是。

第八章是內分泌生理簡史:從內分泌腺體與疾病的關聯、內分泌腺分泌物的純化與分離,到激素的作用方式等,都有涉及,但重點放在腎上腺素、促胰液素、胰島素等幾個激素;其餘下丘腦、腦垂體與性腺分泌的激素,則歸入第九與第十章。神經與內分泌研究是二十世紀才成熟的學門,因此獲得諾貝爾獎肯定的科學家也最多,書中都一一予以介紹。

第九章是神經內分泌生理簡史:這是生理學當中最新的一門分支,於二十世紀上半葉才發展出現,而由英國生理學家哈里斯集其大成。下丘腦神經元的分泌物無論是送往腦垂體後葉釋放,還是經由下丘腦底部的門脈血流、給送到腦垂體前葉,刺激或抑制前葉激素的釋放,都屬於神經內分泌的範疇。從實驗顯示下丘腦控制激素的存在,到第一個下丘腦激素的純化定序,花了兩個實驗室整整十五年的時間。這段追獵下丘腦激素的故事,也構成了這一章的重頭戲。

第十章是生殖生理簡史。人類生殖生理的研究,一向落後其他學門;牽涉到避孕或輔助生殖的研究,還經常遭到衛道人士的攻訐;避孕藥丸與人工受精的一頁發展史,就是最佳寫照。此外,生殖生理與內分泌生理的關係密切,無論是腦垂體分泌的性腺控制激素,還是男女性腺分泌的雌激素、睪酮等,都是正常生殖功能所必需;這些激素的發現史,也成為生殖生理的一部分。

第十一章是中國生理學的發展史。基本上,由國人進行原創性的生理學研究,是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的,領頭的主要是任教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林可勝,以及中央大學的蔡翹。從他們兩位實驗室訓練出來的生理學家,遍布全國各地,也包括台灣及美國。林可勝還創立了「中國生理學會」與《中國生理學雜誌》。這一頁歷史,以及台灣生理學界的發展史,書中都有述及。

本書取名簡史,自然是受限於個人學識與本書篇幅,只能挑選一些最重要的發現與人物進行介紹,而不是以條列或編年的方式,作鉅細靡遺的陳述。至於選擇標準,個人希望是根據事實講話,盡量做到客觀;但個人也不吝提出一些主觀的看法。如果有讀者認為本書遺漏了哪些重要人物或發現,歡迎來信指教,以作為本書再版修訂時的參考。



[1] 專欄前後有中央日報》的「書海六品」與「生理人生」、《聯合報》的「生之理」及《中國時報》的「觀念平台」四個,部落格有《遠流圖文閱讀網》及《中時部落格》的「生理人生」兩個。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jenntser&aid=1600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