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地質應力的變化推論
2011/12/27 01:37:38瀏覽5321|回應2|推薦88

台灣地質應力的變化推論

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中國大陸四川汶川的8.0級地震,和2011年3月12日發生在日本東北方的宮城9.0級地震,從地理位置上看來都離台灣很遠。但如果從地球板塊的變動方面來看,這個距離上的意義就大為不同了!

2011年11月據地質專家監測,歐亞板塊在南亞地區的應力支撐點正在發生改變,預判亞州下一趨勢地震應力支撐重心將會移動到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一線,受這一形勢影響,這種格局導致另一頭的中國大陸西側應力支撐也在加強,而在西側承接東部應力的西藏、新疆等地,應力活動就開始在加速。

應力方向改變,促使中國大陸地盤整體向南擠壓的趨勢已存在,並在日本-臺灣-中南半島一帶獲得支撐,但這些應力和地質結構的本身就是引發地震的根源。所謂"支撐"在我們一般生活關係中是個好詞,但在地質學上;尤其談到地震相關研究時,可就不是件好事了!它代表的是地底下錯斷的壓力點可能會移動到何處?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近處海域發生發生9.0級地震,將日本群島本州東部打開了一個豁口,推論是亞洲向赤道移動過程中;擠壓太平洋板塊所致,從亞洲近年幾次地震事件看來,亞洲板塊正在不斷向東面推進,並往南擠壓,而且大震風險都在加大中,不論是中國大陸西部或者是中國大陸東面的太平洋西岸!

日本一帶有兩個應力支撐方向,一個是東西方向,其應力支撐點是日本海溝,主要是承接歐亞大陸向東剪切的擠壓力。另一個是南北方向,應力會擴散到南部的日本海溝和馬尼拉海溝。日本支撐點的東西應力作用比南北作用強烈,臺灣由於位於東亞的東南,南北和東西方向的應力,基本上在這裡暫時取得了作用力的均衡,因此往南北的應力方向,可能會傳遞到菲律賓海溝。

可是由於2011年3月11日9.0級地震,使日本本州一帶拉開了一條長達幾百公里的新斷層,已可確定亞洲向赤道移動所形成東西方向的擠壓應力,仍將會持續作用在日本區域,並繼續推動日本向東下挫移動,如果日本和馬尼拉海溝一帶再出現大級別地震,不排除日本群島會轉向東南方向推移。

這些移動將會釋放中國大陸境內下移的積壓應力,從而使中國東部區域有繼續向東南移動的趨勢。而這些持續移動的擠壓應力,造成的板塊位移將使支撐點也向東南移動,中國東部區域和日本如果都漸向東南方向移動,台灣就正是在這個承接位置上,這當然會使臺灣這一帶的應力加大,因此未來下一個特別須要提防大地震發生的地方,可能就會是從台灣到菲律賓一帶的南海周邊區域了?!

這個道理就像「碰碰車」,一個碰擠另一個,就會引發串連的碰撞。從前端碰撞點的出現,我們就可藉以推論下一後端碰撞點會移動到何處?無論如何推論,現實面上看來,日本國土未來的地質變化趨勢都很不樂觀!和日本同樣處於馬尼拉海溝邊緣的台灣,地質條件上還有一半是否穩定的契機?但2011年後,中國西疆和日本如果仍再頻發地震,這個推論的隱憂恐也將會隨之增高!

近年發現馬尼拉海溝有一條旁支的斷裂面,是延伸到台灣高屏溪出海口位置的。有地震學者推測,這個斷裂面的頂端很可能就是南投的車籠埔。如果這個推論屬實,那麼從高屏溪到車籠埔拉出一條虛線,花蓮和宜蘭交界處附近有可能就是這條隱沒張裂帶的另一端豁口。虛線周邊在未來的地質動態預測中更應賦予高度關注。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ESI15&aid=5969362

 回應文章

vivi 之東張西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1/08 23:23

由來看過幾場地震的電影,以及親身的經歷,我對地震時時充滿危機感:

總是把地震來時會摔破的東西放置得好些;

總是常常等待著也許下一秒鐘突然會天搖地動起來,甚至家被晃倒了,

而我正洗澡洗一半,正在高樓上……,獨自的重壓在黑暗中。

我不想說我傻得一直在嚇唬自己,

因為地震突在太可怕了。

郁勝(PAESI15) 於 2022-11-11 16:57 回覆:
太平洋火環帶的震動正在頻發。我們不能預測何時發生?但可先行做好一些預防措施。
家裡容易傾倒的家具加強穩固措施。床鋪上方不要懸垂重物或吊燈。浴室不要設置玻璃器物。尤其瓦斯在用畢後必須鎖緊開關。

fait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5 00:40
唉~ 好可怕~
郁勝(PAESI15) 於 2017-09-28 21:09 回覆:
太平洋環火山帶周邊各地,最近都一一接連著動了。
目前唯有台灣看來還仍安好,但沒有人敢保證,接下來有哪邊可以例外?
我比較擔心的是台灣民眾過於把心思投注政治,反而忘了我們也在這個地帶上。
從高屏溪可見的張裂帶,再綜合多震地區的位置,畫出虛線,這條地下的斷面
很可能並不是沿著下淡水溪在縱走。
我的推論,可能是連結到高雄、台南、嘉義,再穿越過台東和花蓮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