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浙江三大劇種──唱腔高亢激越、音樂粗獷樸實、表演豪放灑脫的[紹劇]
2020/08/06 13:38:28瀏覽512|回應0|推薦7

浙江三大劇種──唱腔高亢激越、音樂粗獷樸實、表演豪放灑脫的[紹劇]

 

 

紹劇,中國傳統戲曲劇種。原名“紹興亂彈”,俗稱“紹興大班”,源於秦腔,1950年定名為紹劇。

紹劇起源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縣(現為上虞區),流行於紹興、慈溪、余姚、蕭山及其他浙滬一帶。

紹劇是浙江三大劇種之一,已有300多年歷史,擁有400多個劇碼,最具代表的劇碼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龍虎鬥》等。紹劇的猴戲頗為著名。

紹劇是一種以“【三五七】、【二凡】”為基本唱調的紹興地方戲劇,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獷樸實的音樂、豪放灑脫的表演和文武兼備等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200867日,紹劇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明嘉靖年間,秦腔自北方流傳到浙江紹興,與餘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種激越昂揚的新腔,稱為“調腔”,最鮮明的是“二凡”,腔調和秦腔,初為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腳色,並以大鑼、大鼓、鐃鈸伴奏。搬上舞臺後,稱“紹興高調班”。

 

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繼而亂彈傳入,高調班紛紛兼唱昆腔和亂彈,形成三合班。

清乾隆年間(1723-1735)開始盛行。

咸豐、同治年間,高腔和昆腔逐漸失去觀眾支持,特別在農村,亂彈倍受歡迎,於是藝人改唱亂彈為主,稱紹興亂彈班。

 

清末民初,紹劇開始進入上海。受京班(京劇戲班)影響,化妝及舞臺陳設均有改善,舞臺開始設置軟、硬佈景和聚光燈,化妝趨向細緻。

1930年代,女旦登臺,戲裝、頭飾日益鮮麗精巧,扮相逐漸規範。

193040年代,從其他劇種引進置景技巧,盛行機關佈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按劇情進行舞臺美術設計。

1950年,紹興亂彈正式定名為紹劇。

 

建國初期,有同春、同興、新民等九個民間職業劇團。後經登記、合併,數量雖稍有減少,但由於招收新學員辦了數期培訓班,培養了接班人,使紹劇得到較大的發展。

 

1956年,改同春紹劇團為浙江紹劇團。1965年有專業紹劇團六個。

“文化大革命”中紹劇受到摧殘,粉碎“四人幫”後得到復甦。

80年代起,進行舞臺美術改革,但在變革中始終保持了紹劇的特色。

 

建國後,整理改編了不少傳統劇碼,編創了一大批現代戲、歷史劇。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碼有《龍虎鬥》、《後朱砂》、《火焰山》、《蘆花記》、《香羅帶》、《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編創的現代戲有《血淚蕩》和《阿Q正傳》,歷史劇有《於謙》等。其中《蘆花記》曾在1954年華東區戲曲會演上獲獎;《於謙》在1979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演出一等獎,劇本二等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於1960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

 

 

[唱腔]

紹劇唱腔的主要曲調為“二凡”、“三五七”和“陽路”,以“二凡”為主,唱辭以七字齊言對偶為基礎。

“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緊拉慢唱為特點,其拖腔不受樂曲限制,演員可以根據人物感情需要,盡情發揮。

“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後句七字組成而得名,屬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當塗),故藝人稱“太平三五七”,由於長期流行於浙東,並用紹興方言結合中原音韻的紹興官話演唱,使之具有當地的鄉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於抒情。

“陽路”即吹腔,有“高陽”、“平陽”之分。

 

 

[動作]

紹劇的武功有的來自目連戲,有的吸收民間武術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竄灘”、“手頂”、“竄刀”、“甩桌”、“推車跟鬥”、“七十二吊”、“疊羅漢”等,均頗有特色。紹劇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點,花臉用宏亮的“堂喉”(真聲),小生和旦用“子喉”(假聲),老生則用“乖喉”(真假聲結合)。

 

[樂器]

紹劇的場面音樂,包括絲竹、吹打牌子及鑼鼓。

紹劇伴奏樂器以板胡為主,“斗子”為輔。紹劇的板胡亦稱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為高亢,“斗子”亦稱“金剛腿”、“牛腿琴”。此外,還有嗩呐、梆笛、笙、管等。

紹劇的打擊樂用大鑼、大鼓、大鈸,氣勢宏偉,火爆熾烈,鑼鼓點粗獷、樸實,自樹一格,有“紹敲”之稱。

 

[行當]

紹劇藝人的角色行當共13種,有“十三先生”之稱,分為白臉、花臉、旦三堂。

紹劇角色行當分為三檔(藝人習稱“三堂”):白臉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稱副老生);花臉堂,包括大花臉(也稱淨、大面)、二花臉(也稱副淨或二面)、小花臉(小丑)、四花臉;旦堂,包括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具武旦性質)、五旦(宮女旦兼男角)。

此十三行也稱“十三先生”,分工細緻,職責明確。至民國初年,白臉堂增加了幫小生、外末、六白臉;花臉堂增加了副大面、五花臉,合稱“十八子弟”。各行腳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

 

[經典劇碼]

紹劇的劇碼頗為豐富,從題材上看,以歷史戲居多,家庭戲次之。就其風格特點來說,多為情緒憤慨、鬥爭激烈、感情奔放的一類戲,流傳的傳統劇碼達三百多個。整理後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於謙》、《龍虎鬥》、《蘆花記》等,得到一致好評。各行腳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如二手戲《遊園吊打》、《磨房串戲》,花臉戲《打太廟》、《打半山》,老生正生戲《軒轅鏡》、《漁樵會》、《蘆花記》,花旦戲《香羅帶》、《哭箱訴舅》等。

 

紹劇傳統劇碼主要有以“二凡”為主腔的《高平關》、《後朱砂》、《千秋鑒》、《龍虎鬥》,以“三五七”為主腔的《雙貴圖》、《雙核桃》、《龍鳳鎖》,唱“陽路”(吹腔)的《和番》、《醉酒》,以及屬目連戲的《男吊》、《女吊》、《調無常》等。各行角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如二醜戲《遊園吊打》、《磨房串戲》;花臉戲《打太廟》、《打半山》;老生正生戲《軒轅鏡》、《漁樵會》、《蘆花記》;花旦戲《香羅帶》、《哭箱訴舅》等。

紹劇較有影響的劇碼傳統戲有:《龍虎鬥》、《後朱砂》、《龍鳳鎖》、《蘆花記》、《雙貴圖》;新編歷史戲有:《於謙》、《斬魏征》;現代戲有:《血淚蕩》等。紹興著名劇碼《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電影后,先後發行世界七十幾國家和地區。

 

[流派藝術]

 

紹劇的著名演員有梁幼儂、吳昌順、陸長勝、筱玲瓏、林芳錦、汪筱奎、章宗信(七齡童)、章宗義(六齡童)、筱昌順、陳鶴皋、章豔秋、王振芳(十三齡童)、錢慧韻、筱豔秋等。

 

西游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6lFohVV46o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E41177N8?from=search&seid=7321548267689253225

 

《高平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7DTmLo7MU

 

邓公择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2PXK2xO4A

 

香罗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p4y1976L?from=search&seid=7321548267689253225

 

《葫芦案》赵秀治、姚百青、冯祖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7411X725?from=search&seid=7321548267689253225

 

 

參考/引用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8D%E5%89%A7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o3keb2q.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ooz2rkm.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D%E5%89%A7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p6rzore.html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o3keb2q.html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ientExpress&aid=1417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