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傳統戲曲──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儺戲/鬼戲/儺堂戲]
2020/06/29 00:18:13瀏覽1122|回應0|推薦11

中華傳統戲曲──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儺戲/鬼戲/儺堂戲/端公戲]

 

 

儺戲,又稱鬼戲儺堂戲、端公戲,漢族古老之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

起源于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濃厚娛人色彩和戲樂成分的禮儀祀典。

宋代前後,儺儀由於受到民間歌舞、戲劇的影響,開始衍變為旨在酬神還願的儺戲。

儺戲是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

廣泛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河北等省。

以面具為其藝術造型的重要手段,內容多與宗教鬼神有關;儺戲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繪面具,俗稱“臉子”,分列為一未、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貼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稱“跳儺”,場面多伴以鑼鼓。

代表劇碼有《捉黃鬼》、《劉文龍趕考》、《孟薑女》、《張文顯》、《陳州放糧》、《薛仁貴征東》、《龐氏女》、《龍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還有一些取材于《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碼。

 

2006年至2014年,儺戲(武安儺戲、池州儺戲、侗族儺戲、沅陵辰州儺戲、德江儺堂戲 , 萬載開口儺、鶴峰儺戲、恩施儺戲、 任莊扇鼓儺戲、德安潘公戲、梅山儺戲、荔波布依族儺戲 , 臨武儺戲、慶壇)相繼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產生背景]

儺,古書解為驅鬼逐疫。儺舞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

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

 

商代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周代時被稱為“儺”。

從商周時起,就把祭祀神靈作為重要的活動。

古老的圖騰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眾渴望驅逐苦難,追求幸福生活最樸素的表達,國家要祭,民間也要祭。如日月星辰、風師雨師、五嶽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這種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稱為儺,並且國家有大儺,民間有鄉人儺。在祭祀的儀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禮樂,這種歌舞也就是儺舞。

儺在民間不斷地發展變化,逐漸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節,豐富了表演,向儺戲轉化。而這種儺戲就是最原始的戲曲。

 

[發展過程]

儺儀由天子所命的莊嚴祭祀,漸變發展到民間,經歷了逐疫、酬神、世俗化三個階段。

漢魏時期,儺事活動的規模變得更加盛大,儀式中的方相氏增至4個,另各有12個黃門弟子和神獸,120名扈從,其餘裝扮成各種神盠的演員多達上千人。

 

隨著道教的興起和漢末佛教傳入中國,儺變驅鬼逐疫而為酬神納吉。主角方相氏讓位于青龍、白虎及佛教中的金剛、力士等護法神。

宗教世俗化後,其功能變酬神為娛人,傳統的不可侵犯的神祗,一變而為儺公、儺母;再變則成灶公、灶母;至晚唐,連乞丐也加進了儺儀的行列。

至宋,神秘的宗教色彩逐漸淡化,而現實社會的習俗充塞儺祭儀式,自元旦至元宵,丐戶戴面具,穿紅衣,挈党連群,通宵達旦,遍索酒食,場面十分壯觀。

 

唐宋以後,隨著儺事活動的廣泛流傳,在驅鬼逐疫的鬼神信仰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儒、道、佛等文化,有了許多神話和民間傳說的借用,還有不少歷史故事和戰爭題材的內容穿插其間,顯示出濃厚的民間傳統文化特色,《蘭陵王》、《目連救母》等儺戲劇碼便一直延傳至今。約在元明時,嬗變而成儺戲。

 

元蒙因信仰不同,儺禮受到排斥。明代恢復過宮儺,清代宮廷不再舉行。但《論語·鄉黨》中記載的"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我國廣大農村流行。

 

在儺戲形成的最初階段,像戲曲的出現一樣,它也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現象被人們普遍接受。由於它符合民眾的心理需求,因此傳播管道也很廣泛,社會收效較明顯。

明末清初,各種地方戲曲蓬勃興起,儺舞吸取戲曲形式,發展成為儺戲。除少數地方外,全國大多數地區都十分流行,後來又傳入一些邊遠地區,特別是巫術氣氛較濃的邊遠落後地區,經過當地民的吸收和利用,最後固定成俗,成為中國眾多民俗文化之一。

 

儺戲流行於四川、貴州、江西、安徽貴池、青陽一帶以及湖北西部山區。

湖南、湖北的儺堂戲吸收了花鼓戲的表演藝術長處,四川、貴州的儺戲吸收了花燈的藝術成分,江西、安徽的儺戲則吸收了徽劇和目連戲的優勢。後世儺戲逐漸發展成一種娛樂性的民間舞蹈,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又稱鬼舞、跳儺等,也有名之為跳神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逐漸加深。人們思想上的宗教意識相應減少,而娛人慶典的氣氛卻日益增多,最終將是宗教成分的完全消失,變成純粹娛人取樂,供人消遣的戲劇。

 

[現狀]

改革開放後,儺戲得到學術界的重視,成為一門內涵古老的新興學科,20多年來迅速湧現了一大批研究性、記述性成果,一些省份還依照《中國戲曲志》的編撰體例出版了如《湖南儺戲志》《四川儺戲志》一類的志書,成果十分豐富,並為今後儺文化學科的建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但是,由於資料發掘與成書時間的相對集中,難免在資料整理、認定、梳理、分類方面有所疏漏,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也相對薄弱。按照一門歷史文化學科構建的標準來衡量,我國現有儺文化研究呈現出枝葉繁茂、主杆不齊的狀況,尚待改進和加強。

此外,傳統的儺戲演出形式變得罕見,絕大多數儺戲表演已脫離了祭祀儀式,演化為民俗活動、旅遊節目中的舞蹈節目或民俗展示,其祭祀性逐漸弱化,為展示性所代替。

 

進入21世紀,國家對儺文化的發掘、搶救、保護和研究更為重視,各地許多儺文化項目進入國家和省市非遺名錄。

 

[音樂]

 

儺戲音樂比較豐富,主要包括民間歌曲、民間歌舞、宗教音樂、說唱和戲曲音樂。

 

一、民間歌曲

民間歌曲是儺戲音樂的基礎,包括山歌、小調、敘事歌曲、勞動歌曲等。

 

二、民間歌舞音樂

其中古代文化的層累面很清晰地展現,如漢代的紱舞、矰舞,唐代的胡騰舞、西涼伎等。曲調多屬分節歌體的上下句結構,段與段之間用打擊樂過渡,歌唱以一唱眾和為主。

 

三、民間宗教音樂

多是佛曲和道曲,旋律簡單,以口語性和吟誦性為主要特徵,說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

 

四、說唱戲曲

通常在說唱中加入對唱和幫腔,臺上台下應和。戲曲部分可看出變文、詞話、傀儡、村俚歌謠及至宋雜劇、南戲對其的影響。隨著劇碼的豐富,唱腔的戲劇性增強,表現力加大,還吸收融匯了一些兄弟戲曲劇種的聲腔音樂,角色唱腔已呈雛形,初步形成了不同的行當唱腔和相對穩定的基本曲調。

 

[器樂]

常用的樂器是小鑼、中鑼、鈸小釵、鼓、師刀、牛角和其他一些特有的地方性特色樂器。除湖南沅陵等少數

地區用嗩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數儺戲只使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

 

[唱腔]

音樂主要由正腔和小調兩大類組成,正腔類唱腔粗獷樸實,小調類歡快流暢,民歌風味濃。唱腔分高腔、平腔、哀腔、花鼓腔、山歌腔等。演唱形式為鑼鼓伴奏、人聲接腔,音樂氣氛十分熱烈。

 

 

[角色行當]

儺的表演者古稱巫覡、祭師,被視為溝通神鬼與常人的“通靈”者,表演時裝扮上各種服飾面具,模仿與扮演神鬼的動作形神,借神鬼之名以驅鬼逐疫,祈福求願。角色分列為一未、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貼旦、八小生,主要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多數戴面具表演。

 

儺戲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面具來烘托,即木雕面具和獸皮面具。臉譜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畫,根據不同的人物選取不同的獸皮。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楊木等不易開裂的木頭雕刻、彩繪而成,按造型可分為整臉和半臉兩種,整臉刻繪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個臉部,半臉則僅刻鼻子以上,沒有嘴和下巴。

 

[特色技藝]

儺戲中也有儺技表演,如噴水畫符、撈油鍋、捧熾石、滾榨刺、過火炕、過火海 、跺火磚、吞火吐火、

咬鏵口、踩刀梯等。儺戲演員多是巫師出身,劇碼又多是宗教色彩,其表演具有濃烈的宗教風格。如臺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訣”,以及柳巾、師刀、師棍等特種道具的運用等.

 

[演出形式]

儺戲的演出形式很特別。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儺戲角色,便是靠面具來區分角色行當。面具又稱臉子或臉殼子,多為木質,也有絲質,所繪花紋及色彩,各地大同小異。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較為直觀地表現出角色性格。

儺戲的面具來源甚古,可以追溯至遠古先民的紋面,是紋面的再度誇張,既增加了自我獰戾與異狀變形後的神秘感,對疫鬼增加了威攝力,又給人審美感受,增添了娛人功能。

儺舞的表演形式與面具的製作,對許多少數民族的舞蹈產生影響,如藏族的"羌姆",壯、瑤、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師公舞",就是吸收了漢族儺舞的許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發展成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儺面具以柏楊和酸棗等木料為原料。制坯是雕刻面具工作的開始,面具雕刻分粗雕和細雕兩道工序。  

 

另外,儺戲的演出形式與其他戲曲不同,它與沖儺等宗教活動融為一體。儺戲的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開壇、開洞、閉壇。

開壇和閉壇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開洞門後就演出儺戲劇碼。

迷信的鄉人遇上一病兩痛、三災六難,以為是鬼神作祟,便請求神靈庇護,並許下儺願。一旦到了還儺願的時候,還要備好香紙、法器和祭獻的用品。清末儺戲班子,邊做法事,邊演儺戲。儺戲一般在願主家的堂屋演出,背面祭著神像,三面向觀眾,時空虛擬。儺戲班子裡的演員也兼法事主持,他們既能唱、又能舞,還會“判卦”、“繪符”、“念咒”等法事技能。儺戲班多以“壇門”組合,藝人一般以作法事開始,以唱《盤洞》戲為結束。湘北一帶還儺願演出,則要經過發功曹、紮寨、請神、安位、出土地、點雄發猖、薑女團圓、勾願送神等八大法事,有關劇碼就穿插其中演出,法事與演出形同一體。

 

 

[傳統劇碼]

儺戲的演出劇碼不多,內容也較為簡單,大都與宗教和驅疫納福有關。一般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從請神的需要出發;二是從娛神娛人的需要出發,扮演一些與請神法事無關的劇碼。儺戲可分“正八出”和“外八出”兩種。“正八戲”統屬巫教儀式,“外八出”是有情節的折子戲和連台大戲。

從總體來看,儺戲劇碼可分三類:

 

一類是正本戲,多屬巫師作法事必須唱的,如《仙姑送子》、《梁山土地》、《發五猖》等,這類劇碼宗教色彩濃,情節簡單,戴面具演出,多唱巫腔。

 

二是儺堂小戲,在儺壇和高臺均能演出。如《采香》、《造雲樓》、《打鑾駕》即《陳州放糧》、《青家莊》 [21]  等。這類劇碼宗教色彩淡一些,世俗及娛樂成分較重,常在法事程式中的"唱戲"部分演出,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唱腔有一定的板式變化。

 

三是一些稱為"外台戲"的戲,如《孟薑女》、《龐氏女》、《龍王女》(又稱《柳毅傳書》或《騎龍下海》),民間經常把《龍王女》與《孟薑女》、《龐氏女》(東漢孝子姜詩及其妻子龐氏的故事)並稱"三女戲" [22]  此外還有一些取材于《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碼。這類劇碼戲曲化程度較高。儺戲劇碼一般唱多白少,但也有一些白口戲。演出時以各地方言為主,生動樸實。

 

走進戲劇活化石儺戲的故鄉——中國貴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Pck9DgjT9E

 

道真篇 文化記 古老祭祀文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3m8SG3WVvU

 

 

《池州儺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FYbKcbjkc

 

印象非遺之貴州德江儺堂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CwPYKNwSQ

 

思州儺技儺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9740235/

 

參考/引用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2%A9%E6%88%8F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k9a2llq.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elypp4.html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65po28p.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9mg6e38.html

 

https://www.itsfun.com.tw/%E5%84%BA%E6%88%B2/wiki-9234926-1321806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ientExpress&aid=13842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