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傳統戲曲──甘肅新興地方劇種──從皮影戲演變而來的[隴劇/隴東道情]
2020/03/25 00:02:37瀏覽580|回應0|推薦11

中國傳統戲曲──甘肅新興地方劇種──從皮影戲演變而來的[隴劇/隴東道情]

 

隴劇原名隴東道情,是甘肅省傳統戲曲藝術。

起源於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紮根於隴東(肅環縣環江地帶)的漁鼓道情,

隴東道情歷史悠久,唐代就建有道觀,道教音樂繁衍不斷,明清以來在道教音樂基礎上,民間藝人逐漸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二股弦等樂器,演變成以皮影形式流傳在隴東環縣、華池、慶陽一帶。

1958年搬上舞臺,1959年正式命名為隴劇。

 

 

隴劇是甘肅省一個新興的戲曲劇種。據老藝人的回憶,原為皮影戲,採用道情唱腔,名隴東道情。流傳於甘肅東部的環縣及曲子鎮一帶。因演出排場和活動方式均極簡便,全部箱具樂器一頭毛驢即可馱走,當地群眾又稱這種皮影班子為“一驢馱”。

它的形成至早不超過清道光、鹹豐年間。

環縣皮影藝人解長春(18431916年)一生從事隴東道情的改革活動,制定並改進了道情的音樂及聲腔,增添了四弦、笛呐和水梆子(梆鈴)等樂器,在他的傳授和影響下,人才輩出,隴東道情進入興盛時期。

此後道情唱腔又發展為東南西北4路,其中許元章、耿顥賢、史學傑、敬廷璽等藝人,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

  

 

隴劇表演藝術講求真實,重視從生活出發,以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隴劇表演動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側身造型,如侍衛警戒多用大側身剪影姿勢,特別是啼哭動作更為別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側身晃動腰肢,前俯後搖,抽搐而泣。舞臺美術借鑒皮影鏤空、彩繪、裝飾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頭飾等,形成獨特風格。

 _

隴劇音樂屬於板腔體式,分"傷音""花音"兩大類:

傷音曲調深沉委婉,適於抒發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稱"苦音""哭音"

花音曲調活潑跳躍,善於表達喜悅的情感,故又稱"歡音"

隴劇唱腔沒有嚴格的節拍,比較自由明快,說唱性較強。

彈板是隴劇音樂的主要板式之一,板頭、大過門規整、四方,唱腔由多種節拍型混合組成,有特定規律。

小過門的第一拍,一般都重疊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

彈板簧舒展、流暢、優美動聽,最有特色。

 

隴劇的演唱方式比較自由,曲調流暢,節奏明快,近似說唱。曲調尾首的拖腔叫做簧,唱時稱嘛簧,嘛簧悠長婉轉,韻味濃厚,富有地方色彩,它是構成隴劇音樂獨特風格的重要成分。

隴劇使用的樂器也有較大的發展,增加了琵琶、二胡、笙、板胡、揚琴、提琴和一些銅管、木管樂器,豐富了隴劇音樂的表現力。

隴劇已經積累了一些為群眾歡迎的:《旌表記》、《草原初春》、《謝瑤環》、《假婿乘龍》等保留節目。

2006520日,隴劇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隴劇電影《古月承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x3Ak855_E

 

隴劇電影《醫祖岐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7IMI8KpEeM

 

隴劇《楓洛池》選段·雷通霞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9313947/

 

隴劇摺子戲《謝瑤環》雷通霞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9313275?from=search&seid=18127755467192019593

 

甘肅隴劇《馬踏飛燕》全本 摺子戲《牧牛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7819341?from=search&seid=18127755467192019593

 

參考/引用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7%E5%89%A7

 

https://www.itsfun.com.tw/%E9%9A%B4%E6%9D%B1%E9%81%93%E6%83%85/wiki-48904301-6123999

 

https://kknews.cc/culture/5np3lg8.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pp4596p.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bmkbmk6.html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ientExpress&aid=13188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