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1/01/18 07:25:06瀏覽27653|回應23|推薦25 | |
(本文是十天前寫的,因故暫緩發佈;文中有些預測已經實現,我沒有刪改重寫,請見諒。) 聖誕假期之前,我終於到耶魯醫院看了骨科,醫生說左臂的肌肉傷只能慢慢復健,但右腕可以打針,並且換一型專門為受傷的那條韌帶而設計的支撐。這兩者效果迅速明確,現在打字寫作已無困難;我想博客的四個月空窗期,涵蓋了不少新事件,所以先發表一篇簡單的總結,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2020年最重要的國際事件,當然是新冠。我在年初疫情剛爆發時就解釋過,新冠出現在中國,是人類的幸運,因爲那是唯一有超强執行力,能夠在全新未知病毒潛伏擴散開來之後,還把精靈(Genie)硬塞回瓶子裏的政府。很不幸的,歐美民衆被自家的冷戰宣傳忽悠洗腦過深,全然忘卻了科學理性、公益爲上的態度,浪費了中方辛苦爭取到的幾周時間。其後疫情在這些老牌工業國家擴散的速率,甚至高於亞非第三世界,只有拉丁美洲才有類似的糟糕表現;這對全球暴露了歐系文明的徹底腐朽,也使得中國治理模式的國際聲譽大幅上升;我在2019年曾建議中國發展載人登月以宣揚工業能力和執行效率,現在已無必要。 根據本月初的報導(參見《Wrong-Way Bet on Covid Is Changing Oil-Trading Industry Forever》),新加坡一家老牌的燃油交易公司(Hin Leong Trading Pte,興隆)在2020年四月破產(參見《Hin Leong Reportedly Failed to Declare $800 Million in Oil Losses)之後,至今纍計欠下至少35億美元的債務;全球燃油交易市場可能會因這個變故而有所改革,希望中方的國營企業能把握時機,成立高階專案小組,針對性地搶占市場額分。《Bloomberg》宣稱興隆的問題始於新冠剛在武漢肆虐,大老闆Lim Oon Kuin正確判斷中國會有控制疫情的能力,從而推斷中方在2020年的原油進口量不會大幅減少,於是全力做多期貨。不幸的是,他沒有考慮到歐美被病毒打趴在地的可能性,後來原油期貨下探歷史最低價位,多頭普遍慘賠。能在一月底、二月初就打賭中國防疫成功,顯非常人所及,歐美後來的窘態,則基本無人敢事先斷言,但這正是金融炒作常有的反直覺現象:99%正確有時會不如100%的錯誤。 我在去年年初新冠剛爆發,就提到全世界必然會以史無前例的努力來開發疫苗,所以年底應該可以開始接種,後來的確如此。現在有200多個疫苗在研發管道之中,至少有十幾種已經通過人體試驗,隨著生產、運輸和分配的規模擴大,在聖誕和新年假期感染波的影響消退之後,應該會把大部分工業國家的疫情控制下來。剩下的大問題在於免疫力能有多長,目前科學界還沒有共識,正反兩方的論文都有,而且當然不同的疫苗也會有不同的效應,但我覺得整體來説,最仔細、最精確、也最可信的研究支持正方,亦即有效期限並不太短,例如這篇發表在《Science》的新結果。 當然,疫情本身的消退,並不代表著其間接影響的消失。這裏,人類社會必須在2021年承擔兩個重要的任務:經濟的重啓與再平衡,以及政治的改革和再分配。貫穿兩者的是同一個效應,亦即新冠大幅加劇了貧富不均:一方面低工資的零售服務和勞力密集產業受傷最重,另一方面美聯儲的極限印鈔放水使全球的金融資產都瘋狂上漲。除了成功壓制疫情的幾個東亞經濟體之外,生活水準普遍下降的工業化和半工業化國家必然會在事後面臨民意的反彈和激化,其中美國原本就有著高度不平等的社會,又做爲大半年來疫情的震央,自然也率先陷入混亂。 我們先回顧11月的美國大選,雖然因爲民調出現了系統性的偏差,使得民主黨勝得驚險,但最終仍舊是全面執政,沒有偏離我在過去兩年根據主要傳統選舉要素所做預測的範疇。這裏Georgia州成爲總統和參議院大選勝敗的關鍵,可能對人不住在美國的觀察者來説,有點意外。 歷史上Georgia是南北戰爭期間邦聯的核心,種族對立十分嚴重,在Nixon收編南方白人選票之後,一直是深紅的共和黨鐵桿州。但21世紀美國政黨的對立,已經不再嚴格遵循種族界綫,真正切割兩派選民的,是城鄉之間的文化差別。Georgia在過去一代人時間,城市化加速,Atlanta成長爲新的大都會,教育程度高的年輕一代受白領工作機會吸引,從東北和西岸湧入,逐步扭轉了兩黨人氣的對比,這是長期因素。 美國的選舉,其實和台灣一樣,如果基本盤相當,結果就主要看雙方的投票率。這裏必須比較基層組織動員能力,而共和黨人有錢、有閑、有熱情(我以前多次解釋過,競選是針對吃飽喝足的中產階級而量身設計的,底層民衆沒有心情和能力玩政治游戲,必須靠外力幫助才能組織起來),所以視各地歷史傳承,一般有著多多少少的優勢。這個現象在Florida尤其明顯,當地共和黨基層黨部組織之嚴、效率之高,名揚全國,以致在Trump四年總統任期進一步激化黨派對立之後,Florida成爲本次大選唯一對他支持度不降反升的戰場州。Georgia在Florida隔壁,原本也存在類似的共和黨“地面戰”(“Ground War”)優勢,但在2018年出現了轉折,一個叫做Stacey Abrams的黑人政客代表民主黨競選州長,以1.4%的差距落敗,事後反省檢討,認爲動員能力不足是失敗的主因,於是她下了大工夫學習共和黨Florida州黨部的先進經驗,藉著吸收來自外州尤其是加州的捐款,强化民主黨基層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協作,終於在這次大選抹除了投票率上的劣勢,Abrams本人也成爲民主黨内閃耀的新星;這是中期因素。 本届大選,Georgia州的兩席參議員選舉都進入復賽,而且剛好是決定參議院主導權的關鍵,照理說共和黨應該同舟共濟、全力以赴,至少保住一席,以便在未來兩年繼續牽制民主黨的執政。然而Trump不但無視黨的利益,挪用所有的政治資源到試圖推翻總統選舉結果上,而且還反過來破壞黨友的選情,由自己的嘍囉傳聲要求選民抵制第二輪選舉,最終成功地使兩個民主黨挑戰者分別以1.8%和0.9%的差額獲勝;這是短期因素。 Trump是典型的土豪,自私自利、毫無底綫,所謂的黨、國、人民,對他都只是可藉以自肥的工具罷了。他既然沒能連任,那麽民主黨全面執政反而會在支持他的民衆心裏促生更高的怨氣,他不論是要準備捲土重來、或是回鍋搞電視節目,都能因而受益。不過正如2018年和2019年我做過的分析,在這件事上他似乎也是誤打誤撞而達到對私利的最大化。我這麽說是因爲1月6日國會為總統大選正式計票,他又鼓動支持者衝擊國會山莊,闖出大禍之後立刻退縮卸責。公開宣示自己將帶頭衝擊,卻隨即躲囘臥房,是爲無勇;原本可以靠美國政壇的不成文規矩避免卸任後被清算,卻無端惹禍、逼迫建制派出手懲治他,是爲無謀;明明不可能成功,只因為表面上冒險的不是自己,就硬要嘗試到底,是爲貪婪。無勇無謀、貪婪無厭,他即使給予自身聯邦級的大赦,建制派通過州級的司法單位來找他和家人麻煩,已成定局。 那麽Biden同時掌控國會兩院,會有什麽樣的影響呢?在最重要的中美關係上,基本為零;這一方面是因爲對中國的敵視,來自保護全球霸權賦予美國政商精英的許多特權(參見前文前文《從Manafort案談起》和《美國大選中的危險人物》)的必要,所以仇中無分黨派;另一方面,Trump四年的醜態,全世界看在眼裏,在去年年中歐盟内部制定了新的戰略共識之後(參見前文《後新冠世界》),大勢已去。中歐投資協議的定案,更是在美國單極霸權的棺材板上釘下最後的釘子。可惜中方一直等到11月中(亦即我推測,是在美國大選結果確定後,又經過幾天内部的研討和上報才定案;公開的消息來自11月底匿名歐盟官員對美系媒體所做的泄露)才做出重大讓步,沒有如我在一年前就提議的及早進行,以致缺乏足夠時間達成折衷,例如中方原本要求有權對禁用華爲的國家做出報復,被歐盟一口回絕了(參見《China tried to punish European states for Huawei bans by adding eleventh-hour rule to EU investment deal》)。 所以參議院歸屬民主黨,影響的只是共和黨堅決反對的議題,這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應該會在今年前半完成)、重新加入《伊朗去核協定》(需要更多的談判,並且會遭遇以色列游説集團的反對,所以可能要等到今年後半或甚至明年)、扶貧現金分發(應該是第一個實現的主要法案)、助學貸款改革(Biden本人有點三心兩意,但民主黨内已有共識)等等。至於赤字,不論哪一黨執政,今年都會達到3萬億美元級別,差別只在於是發給大企業還是一般公民罷了;這一點,半年前我在《八方論壇》已經詳細解釋過。 另一個重要的行動,是盡可能奪回對各級聯邦法院的掌控,尤其是最高法院。共和黨目前有著6:3的壓倒性優勢,民主黨必須立刻止損,並見機收復席位,所以第一步必然是讓82嵗的Breyer退休,以便Biden指派年輕的民主黨人替代。 【後註】2021年1月31日,剛剛看到美國主流媒體爭相報導(例如《CBS》)中國正在偷偷搜集美國人的DNA,我隨口和小孩說,可能是中方想要研究Stupidity Gene(造成愚蠢的基因)吧,他立刻笑歪了。稍有生醫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類沒有什麽純粹的種族,尤其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在基因上根本不可能有具備軍事用途的規律;但就是這麽蠢的謠言,一樣在美國大肆瘋傳,受過大學教育的民衆也樂於接受。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