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會節期
2014/04/28 08:38:26瀏覽2291|回應0|推薦0

      

   教會年曆

猶太曆和華人的農曆一樣,都是以月亮的盈虧為根據。在猶太曆中,尼散月(第一月份)十五日「逾越節」是月圓的日子,提斯利月(第七月份)十五日「住棚節」也是月圓的日子。

 過去,教會比較不會留意逾越節,但教會傳統有一套復活節的算法,這計算方式是由尼西亞的會議(第一次,西元325年)統一訂定的,這其中有一個真正的原因,是為了完全排除猶太勢力在當時教會中的影響力。

 早期教會中,外邦基督徒與猶太人基督徒是彼此較勁的。當然,一開始教會中的領袖都是猶太人,包括彼得、約翰和保羅等使徒。之後,漸漸的外邦人基督徒也開始有影響力,到了第二世紀有外邦的基督徒領袖產生,直到尼西亞大會開議時,大部份的領袖都是外邦人為主了,這時的外邦基督徒與猶太基督徒在教會中的爭競也越來越大。

尼西亞大會除了頒佈了「尼西亞信經」,其中主要內容為宣告三位一體為信仰的根本,並且陳述基督教會的性質和得救希望。另外,也訂了教會排猶的條例,其中一條就是不再使用猶太曆算法,也不紀念聖經中的節期,改由復活節取代,並且訂立了耶穌降生節來紀念,這個節日就是我們今天的聖誕節。教會有了復活節,可是不再使用猶太曆算法的逾越節,那怎麼辦呢?當時的教會領袖們很聰明,他們就訂了一種算法,「春分之後,第一個月圓(農曆十五)後的星期天就是復活節。」因此,復活節再往前推兩天就是受難節,留意,不會說是逾越節,而是「受難節」。如此,教會歷史直到現代都會紀念這樣的節日,就是從尼西亞大會來的。

 不過,教會這樣的算法雖然自成一格,卻很準確,每一年的猶太曆中的逾越節的時刻與復活節都會落在同一週內(留意:逾越節是陰曆,而復活節的算法是陽曆與陰曆並用)。只是有趣的是,主後2008年的逾越節竟和復活節整整差了一個月,原因是那一年(猶太曆5768年)的亞達月跟今年一樣都是閏月,普珥節落在第二個亞達月中,而關鍵的是那一年的春分時間為三月二十日星期四,那天是農曆二月十三日,隔兩天,當週的週六剛好是月圓(農曆十五),月圓之日夾在復活節與受難節之間,這時還是亞達月,還沒有到尼散月十五日的逾越節,但是,教會是不理會猶太人的曆算法的,也不會留意逾越節的時間,首先要過的還是復活節,這是教會的根本怎麼能改變呢?如此,再反推回復活節的前兩天是受難日。恰巧,今年也是閏亞達月,只是今年2014年(5774年)的春分是三月廿一日那天的農曆二月廿一日,雖然是閏月,但是今年就沒有復活節比逾越節早一個月的事情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rgah0926&aid=1286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