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逐夢的青春世代3-2018年輔仁大學暑修團 華府訪學收穫多多(世界日報新聞)(華府新聞日報)
2018/08/06 00:45:00瀏覽4126|回應1|推薦109

由輔仁大學理工及醫學院學生組成的「美國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及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暑修團」,今年由資訊工程系李曉琪教授和理工學院劉思怡助教帶隊,帶領17位來自理工學院及醫學院的學生,於7月3日抵達天主教大學。 

學生們在華府紀念碑前

暑修為期三周,期間住在美國天主教大學宿舍。上課分成兩組,輔大校友、霍華德大學教授王秩秋負責醫學影像組(Medical Image)教學,天主教大學工學院前院長Dr. Charles C. Nguyen則負責醫療機器人組(Medical Robotics)教學。頭兩天是共同上課,第三天才分開進行分組。他們必須上完全程包括在台灣外語訓練及美國課程和實驗共約54小時,及最後一天下午的英語結業報告,才能拿到結業證書和三個學分。

身為馬大資訊工程博士,李曉琪教授舊地重遊、駕輕就熟。三度帶隊的劉思怡助教不只英語流利,處事能力強,與學生們相處融洽,更表示「非常感謝所有幫忙的輔大校友們,每年都盡力協助,使得學生們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專心上課,並且將課餘活動辦得多采多姿。」

  • 出發前的心情

奇幻之旅中的牧羊少年這麼說過:「當你真心渴望某個東西的時候,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光電二塗琇惠)。當初壓根沒想過自己會參加,我很擔心課程理解上有困難,或是生活上的不適應,但在諮詢劉思怡助教的意見後,讓我的想法大大改變,我決定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呼吸治療一黃思嘉)。

  • 最初的美國印象

第一次離開華語的舒適圈,帶著忐忑不安卻又有所期待的心情,展開了這次的旅程。這不是從報章雜誌中看見,而是實際將雙腳踏在這片土地之上,從思想到身體都體會到與台灣的不同,一切都是如此的新鮮(電機三雷惟傑)。當抵達洛杉磯機場,看到了和電影中一模一樣的場景實在是不可思議。通過我遇過最嚴格的海關,或許就是如此嚴謹的態度,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物理三洪浩軒)。一出機場,美國真的什麼東西都大,車子大、馬路大、房子大、土地大、很多都大。美國的交通都要靠公路,難怪有人發明uber這種共乘軟體(電機三高旭廣)。  

 

學生們在雙橡園

  • 校友們的關懷與課外活動

繼承以往的傳統,華府輔大校友會會長謝立澤,曾經是2013年暑修團的學生,現在是天主教大學電腦系博士研究生,早在數星期前,即開始籌備如何迎接遠渡重洋來美的學弟妹。第一天的迎新晚餐除了準備了許多生活用品外,也邀請楊競民、龔則韞、周斯劭等多位校友分享他成功經驗。其中曾返校任職化學系主任的楊競民,以自身跨越學術界、工業界和獨立創業的經歷,鼓勵年輕一代儘早思考自己的未來,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

拜訪喬治城大學

在大瀑布國家歷史公園

在隨後的三個週末和課餘時間,安排許多校友帶領學生參訪,了解美國的社會與文化的活動,如參加周末望彌撒、遊覽華府的歷史古蹟、博物館、國會圖書館、國家動物園、雙橡園、喬治城大學、參觀大瀑布國家歷史公園、Luray石灰岩洞和航太博物館,並在校友家舉行校友們與學生的茶敘交流,和王秩秋教授並親自下廚宴請所有學生等等。

第一天便感受到輔大的溫暖,校友們撥空來為我們辦了一場歡迎晚餐,跟我們分享來美國的經驗,溫暖了原本因時差而疲憊不堪的身體,也打散了忐忑不安的心情(化二甲顏怡潔)。除了扮演老師的角色,校友學長姊還像我們的父母一樣,為我們準備許多餐點,讓我們在美國也不會感到寂寞,真的非常感動(呼吸治療一黃思嘉)。課餘的時間也幫我們安排得滿滿的。讓我們的旅程變得更加的充實(電通三楊正心)我們跟自己相關領域的學長姊認識,他們大多頗有一番成就,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更了解未來的路程該如何走,更加確定我之後想走的路(應數二陳怡均)。 

在校友九里安西王學長家

王稚秋學長親自下廚招待學生

課餘時間,校友王志榮學長,擔任導遊的角色,帶領我們深度參觀這座城市,回顧華府的歷史(光電二塗琇惠),Cindy學姐安排的Luray caverns,讓我們能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是又雀躍又感謝他們(營養一吳沂庭)。在華盛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充滿了免費的博物館,有藝術、航太、人文歷史的、和自然歷史等,其中我最喜愛的是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面有區是擺放各式礦物及全世界最大鑽石,還有一區是各種動物骨骼,琳瑯滿目的展示品真的讓我大飽眼福(電通一陳亮融)。剛好7日晚間有機會與校友們,一同前往觀看大聯盟佛州馬林魚的陳偉殷先發,主投出戰華府國民隊,能夠在美國親眼看一場職棒真的非常的酷(營養一吳沂庭)!

介紹陳偉殷出場

一開始人生地不熟,多少有點害怕。在歡迎會時,看到很多厲害又好心的學長姐,幫助和歡迎我們,讓我慢慢地忘記那害怕的心情(電機二閔遠哲)。第一天醫學影像的課程,王秩秋學長還替一位同學慶祝生日,用生日快樂歌和蛋糕結束了這天的課程(應數二楊尚儕)。

  • 文化的震撼

而在美國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居住的這一段期間,在下樓洗衣服或是買東西時遇到的人,不論是任何的人種、性別,都會主動的打招呼、搭話 (物理三洪浩軒)。美國的人非常遵守交通規則,車子看到行人一定讓路 (電通一陳亮融)。這裡氣候和潮濕的台灣完全不同,不只空氣清新,涼爽的氣候配上大太陽真的非常舒適(電機三雷惟傑)。

快樂出遊

王秩秋學長還替一位同學慶祝生日 

美國的食物感覺有點單調,最常見的主食都是高油、高鹽的漢堡、沙拉、熱狗、牛排、比薩,蔬果類很多都是冷食,點心都是高糖食品,真的是甜死人,汽水類飲料占大部分,也很不健康。連鎖商店大都是大企業,選項沒有像台灣那麼多(電機三高旭廣)。

在美國,一切的事物都從中文變成英文,也是一趟面對自己語言能力的最佳考驗,到外面的餐廳用餐,點餐變成我們的考驗,只能勉強的點出他們招牌的餐點,有時候甚至會讓店員感到不耐煩(電機三彭文贊)。日子參雜著上課和參訪行程,每天上完課就去採買食物和購物,體驗在美國生活,練習著怎麼去“利用”英文,而不再單單只是考試、背單字、聽力練習,而是直接應用在生活上,原本還很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但似乎沒那麼難,也給我了很大的信心,偶爾還可以有更深入的聊天,有說有笑,認識更多朋友,這趟華府之旅讓我受益良多,深入感受美國文化,提升自己的視野(應數二楊尚儕)。

美國唯一被梵蒂岡認證的天主教大學,校園的建築風格除了充滿了洋味,在宗教的氣氛中多了許多復古的感覺,好像來到了科技發達的中世紀一般,彩色玻璃的教堂與齊全的儀器設備的教室,復古懷舊的燈光與新穎的室內設計,別有一番滋味(電通一陳亮融)。

  • 美式上課的衝擊

機器人組的Nguyen教授,一步一步從最基本機器人動作的數學矩陣運算講起,導入我們對機器人的基礎概念,還有分組的回家作業,雖然還沒有進入到更深層的領域,但也讓我讚嘆機器人這塊領域並非如想像中那麼的容易(化二甲顏怡潔)。

第一天上課

王秩秋學長很認真在準備課程,額外加了好幾天的課,還請不同老師帶我們上課,主要分成MRI以及optical,不管是原理還是機器,了解起來都相當複雜,因為結合了普物、近物、工程數學、電磁學、量子物理……等等(物理二陳姝妤)。從原理像再到實作一步步地進行,我體會到了與台灣教育不大一樣的地方,多了點自主,多了點責任,多了更多的壓力與動力。在實驗室的時間飛快,以前都不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埋頭待在裡面,現在不只理解更是體會,著實過了一大把癮呢(醫資學程三林祐舜)。

在輔仁,我曾加入一個微流道的實驗室,Dr. Paul 知道後便建議我去找CUA做微流道的Dr. Luo教授,並碰了面,這對於一個在這個領域還是門外漢的我,能與大師對談,是多麼至高無上的榮幸。使我對這個領域有更深的了解,期望未來能有一番成果(光電二塗琇惠)。 

辛勤地準備最後的英文報吿

上台報告時,我將在航太博物館紀念品店所買的陀螺儀,當作原子在MRI強力磁場中旋轉的教具輔助投影片,讓原先抽象的概念實體化,變得易懂許多。最後我們這組憑著人數優勢、英文口說流暢度、熟練度順利完成報告且拿到獎狀(生科三甲葉名威)。  

 

期末報吿後獲頒結業證書

  • 心情回顧

本來礙於家庭經濟因素,我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想法,來了才知道有申請全額獎學金的機會,這令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回到台灣會準備各項英文檢定,提升成績,考取需要的證照,並且努力去申請獎學金,也許就能圓夢了! (應數二陳怡均)。

 學姊秦力利為學弟妹們準備豐盛的送別晚餐

 與美國高中生尬籃球,被痛宰

這樣的課程真的富有挑戰及充實,這趟遊學不是只來玩玩,而是有學到知識,也讓我成長,回國後,希望能更好好充實自己,給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物理二_陳姝妤)。在這次的旅行中,找到人生的方向,這世界還有很多的事等著我去發現,或許出國讀書,看看不一樣的宇宙能有更大的收穫(電機三高旭廣)。

雖然這次的活動只有短短的三個多禮拜,但無論在課業、語言、文化體驗以及團體生活經驗都是收穫滿滿,希望這項參訪美國的活動,能夠一直持續的推廣下去(電機三彭文贊)。最後,再次感謝主辦這次的輔仁大學及校友會的學長姐們,還有辛苦的曉琪老師跟領隊Grace老師,謝謝你們讓我有這麼棒的一次體驗(電通三楊正心)。

 在哈佛校園遊覽

最後一天,星期五下午的英語結業報告之後,營養系畢業的學姊秦力利為學弟妹們準備豐盛的送別晚餐。暑修團於7月21日離開華府,返台前繼續前往賓州、波士頓、紐約等地大學和名勝遊覽一個星期。

 後記:去年的暑修生中,今年有五位畢業,其中有四人選擇出國留學,而即將升大四的物理系吳克弈,暑假也一起來到王稚秋教授的實驗室,實習兩個月,而今年的暑修生陳亮融,也在紐約遊覽之後,單獨回到華府,到王稚秋教授的實驗室實習,八月底再一起返台。誰說台灣的年青人沒有企圖心了,其實只要給他們看到機會,他們都會努力爭取。

 本文摘要刊登在7月14日世界日報

 全文刊登在2018年8月2日華府新聞日報

延伸閱讀:

2017年輔大暑期海外學習暨文化參訪團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lianCWang&aid=113903617

 回應文章

馬州知更鳥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8/13 03:35

學弟:

全程陪同,辛苦了。

報導寫得巨細靡遺,看得出你的用心,學姐給你點讚!

九里安西王(Julian)(JulianCWang) 於 2018-08-13 09:22 回覆:
謝謝學姐!這些都是學生們自己的感言,我只是編輯在一起,希望能成為他們的一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