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釣魚台海域漁業談判迷思 無前瞻性之短視
2013/04/11 12:52:05瀏覽1017|回應0|推薦0

 

 

 
一、台灣漁業談判實質獲取利益有限
      依據合晚報報導,台灣與日本簽署台日漁業協定,確定台灣漁民作業範圍可在北緯27度以南的釣魚台海域,以及釣魚台周邊1224海里範圍的鄰接區作業不會受干擾,但跨過12海里,日方仍要取締我漁民作業。對台灣漁民來說過去在釣魚台周邊海域作業經常受到日方扣押驅趕的情況可望大幅改善, 不過依國際法,領海係指沿岸基線12海浬內之區域,我國同意漁船不入釣魚台12海浬內補魚等於間接承認日本對釣魚台的主權,日後在主權宣稱索取上失去正當性,這是談判的重大失敗,除非簽約時註明與領海主權無關純屬漁業談判。
      依國際法,基線以外12海浬內之領海水域,沿岸國可制訂法律規章加以管理並運用其資源,外國船舶在領海有「無害通過」之權。毗連區即在領海之外的12海浬,也就是在領海基線以外24海浬到領海之間,稱為臨接海域,在本區中,沿岸國可以執行管轄領海的反走私、反偷渡法律。以往日方海上保安廳艦艇見到台灣魚船出現在毗連區就抓扣或衝撞實屬過當。而專屬經濟區(排他性經濟海域)是指領海基線起算200海浬海域,此區域攸關海底石油及天然氣等天然資源之爭奪,台灣的200海浬經濟海域事實上與日本重疊,但這是可以談判的(圖1)。

     圖1.台灣的經濟海域涵蓋東海很大部分
 
二、東海的油氣爭奪
 
        1994年,日本經產省曾對東海日本海域海底石油與天然氣的可能數量,進行調查研究,以原油換算大約有5000億公升,相當於日本原油國家儲備量的10倍,或是兩年份的消費量,經濟價值可高達新台幣140兆元。中國《瞭望》雜誌也曾報導,在中國管轄的海域內,海底石油蘊藏量至少有250億噸、天然瓦斯有八兆四千億立方米,只要中國進行開採,今後數百年的能源需要不會有問題,因此中國視東海油田為國家興亡的重要戰略資源。 
2005年10月,中國大陸春曉油氣田(圖3)建成,日產天然氣910萬立方米。整個作業區面積2.2萬平方公里,除春曉外,還包括平湖、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氣田,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700億立方米以上。春曉油氣田位於浙江寧波市東南350公里的東海西湖凹陷區域,由4個油氣田組成,總面積2.2万平方公里。依照預測,“春曉”完成後通過海底管道每年可向上海及周邊地區輸送25億立方公尺天然氣。為達成自產原油目標,中國強行在東海開採鑽探台灣經濟海域範圍內的春曉油田,輸送天然氣到上海有立委估計,光是春曉油田豐富的天然氣含量,經濟利益就可讓全台灣人民,每人分到二千萬元。
 
 
 
               圖2.中國大陸的東海油氣田
 
   圖3.春曉油田
 
 

       釣魚台附近的東海海域盛產天然氣是眾人皆知的事實,目前中國大陸已開採了春曉油田等8處油氣田,中國大陸與日本在此有爭執,而台灣對於大陸棚延伸的海底廣大油氣源從未作強烈主權要求,我國軍力雖不足以抗衡中日,但由地圖看,該區離台灣實在太近,也在我國F-16戰機作戰範圍內,故我國外交部應宣示主權,由經濟海域重疊事實據理力爭,目標爭取三分之一的油氣主權,自己國家的權力要自己爭取。

 

三、亡羊補牢

1.談判結果獲得的小利(小方便)仍可予以肯定,但外交部應切割三塊主權談判,分成漁業權,海底油氣開發權及釣魚台領土主權三塊,不可混淆。

2.外交部、漁業署及經濟部應各自宣告主張為未來鋪路。

3.國防部應設法購得至少二艘基洛級潛艇突破現有海軍戰力才有東海油氣發言權,海巡署應國艦國造,多造大船(配備艦炮)保護漁民。

4.大陸網友認為以前日本把持了釣魚台週邊海域的漁權,台灣漁船一進入,日本就要強行驅趕、抓扣,這是台灣海軍力量薄弱造成的。此局面在中國大陸的海監船、漁政船常態化巡航後發生了改變。日本已經無法掌控釣魚台週邊的漁權,台灣即使不簽協定,日本也無可奈何,反而台灣可坐收中日惡鬥果實,因此日本的這顆“糖”是順水推舟送出的。 我們在吃糖之餘應冷靜思考外交經濟策略,勿沾沾自喜應深思熟慮,東海的油氣台灣一定要爭取!

 

四、東海武力比較

1.台灣與中國大陸與日本海軍相比不在同一量級,但要爭取海上利益沒有武力後盾是不務實的,潛艇可重點突破是不對稱作戰中重要的武器,圖 4是中國的潛艇以量取勝,加之核潛艇不可小觑,圖5是日本潛艇以質取勝。

2.南韓也會製造潛艇,台灣假環保趕走重工業想自製潛艇有點困難,但應可透過印度向俄羅斯購買基洛潛艇,爭取海底油氣權益。

       圖4. 中國大陸的潛艇

  圖5.日本的潛艇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748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