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啟核四大辯論 反駁環保署長稱核電不能視為綠電謬論
2021/10/30 01:18:33瀏覽975|回應1|推薦16

重啟核四大辯論  反駁環保署長稱核電不能視為綠電謬論


一、      綠電的定義要客觀

    環保署長張子敬10月28日在立法院回應立委質詢時表示核電不能被視為綠電。同時稱國際能源總署有關減碳路徑,能源主要是以再生能源、碳捕捉技術來達到。環保署長是蔡政府官員當然是要反核的否則烏紗帽不保。但環保署長畢竟不是能源署長更非核電專家。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規畫是要將天然氣發電佔比高達50%,請問環保署長天然氣是綠電嗎?若不是為何要用這麼多?核電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就算前期施工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很少,國外專家稱與風力發電差不多,遠比天然氣火力發電碳排放量少很多,為何天然氣可用核電不能用?至於核電是否為綠電是要以科學為論斷基礎而非用政治意識形態斷言。近年來,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最受關注的當數“綠色能源”。然而,對於“綠色”的定義各方莫衷一是。一些組織將“綠色能源”定義為對環境影響低的能源,目前,人們非常關注溫室氣體排放(GHG),許多定義似乎將“低影響”和“低溫室氣體排放”視為同義詞。“綠色”的定義對核能具有特別的意義,核電有時被描述為不產生溫室氣體的能源,有人對此有意見,但可以肯定地說,核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遠低於化石燃料能源。另一方面是能源的可持續性——即能源供應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耗盡”。簡單地說,化石燃料和鈾資源是有限的,最終會被耗盡。而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實際上是無限的。然而,這種觀點忽略了一個事實,風能和太陽能的設備製造過程也會消耗化石能源,這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同樣,有些人認為核能產生長半衰期核廢料,因而不是“綠色”的。但類似的論點也適用於生產太陽能或風能所需組件時產生的廢料。 

    化石燃料燃燒時都會產生二氧化碳,但鈾燃料是靠原子核分裂產生能量不會產生溫室氣體。然而,核燃料循環的其它部分,包括鈾的開採、提取和濃縮,確實會產生一些溫室氣體。鮮為人知的是,風能和太陽能也會產生一些溫室氣體。在對“綠色”的分析中都需要考慮這一點,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表示,雖然核電在發電過程中不排放溫室氣體,但需要採礦、提取和長期放射性廢物儲存。但是EPA並沒有對太陽能或風能做出類似的聲明。由於風能和太陽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產生單位電力需要更多的設備部件。此外,風力渦輪機需要使用稀土金屬,太陽能光伏的製造需要使用劇毒材料。與其簡單地將某種能源系統分類為“綠色”或“非綠色”,化石燃料中天然氣在溫室氣體方面是最優的,但其碳排放量仍然很大。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和核能的溫室氣體很少,而核能的排放量最少。因此,如果基於全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衡量綠色程度,核能應該與風能和太陽能屬於同一類。就非溫室氣體影響而言,核電和可再生能源不會產生顆粒物,以及甲烷、硫或氧化亞氮,有機化合物或有毒重金屬。然而,核工業確實會產生核廢料,這些廢料必須在放射性衰變之前隔離數千年,故核電的“綠色因此受到質疑,然而核廢料以現有技術可以安全貯存,反核若不信可去韓國觀摩。 

    另外對於化石燃料或核燃料,需要考慮到採礦對環境的影響。然而,核電運營所需的資源量遠少於燃燒化石燃料,因此鈾資源開採對環境的影響水平較低。此外,可再生能源需要開採大量結構材料以及有毒材料。儘管可再生能源開採過程對環境影響比煤炭小得多,但仍不可忽略。能源的全面分析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考慮土地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由於發電密度小,所需土地比核電大很多。風電對有噪音並對鳥類影響,核電站發生的嚴重事故會污染周邊地區,地震會影響水電大壩等,沒有任何能源是完全綠色的。整體評估結果,核能與大多數可再生能源的綠色程度非常接近。但能源評估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作,雖然綠色很重要,但必須結合其它因素來考慮。決策者必須權衡每種能源的溫室氣體、其它排放物與成本等方面;資源的短期和長期可用性;24小時整體能源供應的可靠性;以及能源供應安全,防止因天氣或外國供應商而中斷等問題。目前,沒有一種能源在所有方面都表現出色。各種能源都有一些優點和缺點,最合理的策略是採用多樣化的能源組合。儘管核能面臨一些挑戰(尤其是核廢料處理),但從環境影響小、能源生產可靠、能源供應安全等方面考慮,核能似乎是最具吸引力的能源之一,因此核能確實是綠色能源。 

二、世界需要核能發電及風力及太陽能的困境

   電力專業人士都知道輸電電網必須要有穩定可靠的基載電力,風能和太陽能本身是間歇性發電不能當基載,須藉核電或火力發電大型穩定電源做基載。風能及太陽能發電的輸出受天氣條件影響,這可能導致電網電力供應近乎災難性的減少,並且需要大量貯能設施。近來歐洲風力強度大幅降低,許多靠風電的國家產生了嚴重的電力供應問題,必須增加使用天然氣來彌補短缺。展望未來,禁止化石燃料發電將使核能發電成為唯一可靠的大規模無碳發電技術。目前,全世界都發生能源吃緊,電價及燃料飛漲的情形,解決能源問題必然是要增加電量的供給,因此核電有很大可能將會成為解決本輪電力不足問題的最終答案。核能的發電規模、穩定性是其最大的優勢,當然核能安全也很重要。拜科技進步,除了安全度大幅提高的第三代反應器外,絕對安全的第四代反應器也陸續研發出來,如中國大陸的球床式高溫氣冷堆,及甘肅武威建設的釷基熔鹽堆等。釷基熔鹽堆核能係統(TMSR)是第四代先進核反應堆的6種候選技術之一。電荒的大背景下,核能的應用再次引發各界關注。核電則恰恰同時具備傳統火力發電、可再生清潔能源兩方面的好處:發電量巨大且穩定,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發生在歐洲和中國北方的氣候變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風力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效率,也加劇了電力短缺的情勢。目前,風電和光伏獲得各國政策鼓勵支持,在能源佔比中不斷提升。但風電、光伏是否能支撐起龐大且不斷增長的用電需求令人懷疑。近年來,有兩個不利清潔能源使用的事情,第一是歐洲的弱風困境,風電本是最受歐洲國家重視的清潔能源。2020年的數據顯示,英國當年年底的風電累計裝機總量是24GW,佔比高達24.2%,另外幾個國家包括德國、丹麥、荷蘭、西班牙,風電所佔比例也非常高。但2020年的氣候變化——最主要是北極地區氣溫的上升,導致歐洲大陸和英國的風力減弱,風力發電設備都出現了明顯的運行緩慢情況,給整體的電力供應帶來壓力。    第二是中國北方2021年的陰雨天氣,可能降低了光伏發電的效率。    不只是在減碳方面有優勢,核電還具備其他電種難以企及的穩定性。與水電相比,核電不存在枯水期問題;與煤電相比,核電燃料較少受到交通狀況的影響。與風、光、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相比,核電沒有間歇性、間斷性等問題。從發電量月度波動來看,月度發電量佔比最高與最低月份差異不超過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核電發電效率遙遙領先。 

三、歐盟稱核電及天然氣對穩定電力不可缺 

    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近日表示,歐盟需要核電和天然氣作為穩定能源的供應來源,同時設法轉型到低碳經濟。范德賴恩在歐盟27國高峰會議表示,歐盟必須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對抗氣候變遷,「很明顯地,我們需要更多再生能源和潔淨能源」。她表示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我們需要穩定核能的能源,而且在過渡時期也需要相對乾淨的天然氣。法新社報導,核能發電具有幾乎不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的優勢,天然氣則是主要碳氫化合物燃料中污染最少,而在發展其他能源選項之際,天然氣可作為權宜性燃料來源。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要完成我們的氣候目標必須使用核能,過去從未有如此明確表態和廣大支持。」,法國約有7成電力來自核能,也是一大電力出口國。法國正準備重啟核能電廠興建工程。10月中旬面對當前天然氣價格危機,以法國為首的10個歐盟國家曾發表聲明,表示支持核能,要求列入歐盟執委會對氣候友善的能源清單。2021年10月13日,25名德國國內外環保主義者、記者和學者在一封致德國公眾的公開信中寫道,德國逐步淘汰核能只會導致該國無法實現2030年的碳排放目標。他們呼籲德國政界人士改變立法,至少推遲關閉該國的反應堆。 

    歐洲核貿易機構Foratom發表文件,說明核電為產生大量低碳和負擔得起的氫氣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它說,這將是碳中和目標的關鍵,因為歐洲在減碳方面的努力包括交通運輸及工業。該立場文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確認核能在使這些脫碳方面可以做出貢獻。為達成減碳承諾,中國十四五期間需增建約35座核電機組,根據《財經》雜誌報導,中國大陸在核能發電建設方面頗有進展,運轉機組共51座,建設中機組共16座,據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政府發言人說正在尋求在未來幾年內批准至少一個大型核電項目,以提升能源安全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波蘭政府希望建設6至9GW的大型壓水堆核電機組,首台機組預計將於2033年投入商業運行。法國電力公司(EDF)已向波瀾報價,波蘭以核去煤與歐盟碳中和目標一致,將使波蘭經濟獲益。俄羅斯也大力發展核電準備建設4座浮動式核電廠。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堅持重啟核電,中國大陸除繼續增建第三代核電機組外,更大力發展高溫氣冷堆及釷基熔鹽堆等的四代反應器。在“雙碳”目標下,核電的優勢非常明顯,中國大陸10月24日發布“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這是中國今年第二次提到“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 

      環保署長所說的碳捕捉技術事實上無法有效降低碳排放量,根據「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所」(Global CCS Institute)於2020年公布的1份報告指出,若要達到巴黎協定的遠大目標,也就是將地球溫度維持在高於工業革命前攝氏1.5度以內,必須在2030年之前,使用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每年封存8億噸二氧化碳,以及之後到2050年之前,每年封存28億噸二氧化碳。但是「負碳排放聯盟」(Coalition for Negative Emissions,CNE)於6月30日公布的1份報告,指現今運作中的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到2025年之前,僅能去除大氣中約1.5億噸的二氧化碳。 

、台灣廢核的誤入歧途     

    台灣能源均靠進口非常不穩定卻要廢核,造成電費上漲、空氣污染及缺電諸多問題,更重要的是無法抑減二氧化碳達到碳中和的減碳目標,出口企業將受到制裁影響。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又有豐富的天然氣及石油資源,但美國的核電廠幾乎每座都在延役,甚至延役兩次可運轉80年,台灣政府官員多是學法律的,對於理工知識較貧乏,更不用說對核電技術細節的無知。馬英九任內本來核四廠本來是可以完工的,但被林義雄假自殺一嚇就封存核四,造成後患無窮的紛爭及浪費大量公帑。蔡政府以非核家園為職志,即使以核養綠公投通過仍不改其口,仍堅持非核家園目標不變,廢核終將讓台灣付出慘痛代價,空氣污染、缺電、漲電價及碳中和貿易制裁將導致經濟蕭條。 

     反核團體已炒作核能議題二十多年,這段期間核電科技已從第二代核電廠進入到第四代核電廠,安全性大幅提高且核廢料減少,但反核者仍用斷層、地震等來控訴核電不安全,日本發生福島事故後還重啟十二座核電機組,台灣人有比日本人聰明嗎?日本與台灣同樣無自產能源,大量工業製造的溫室氣體排放若無核電抑減根本無法符合巴黎協定減碳公約,日本也大力發展風電及太陽能,結果發現產量太小根本塞不了牙縫,日本最近也拆除了一座離岸風電機,因為無風且維修成本高不符效益。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69991086

 回應文章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0/30 09:07

就算再綠,只要不是塔綠斑的綠,這個萊豬症腐一律不承認是綠.....

 Fox餓餓 

 

何偉(H101094880) 於 2021-10-30 16:03 回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