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由8台籍毒販遭印尼檢方求處死刑談毒品除罪化及零容忍之重要性
2019/12/24 16:20:32瀏覽384|回應1|推薦9

由8台籍毒販遭印尼檢方求處死刑談毒品除罪化及零容忍之重要性

 

一、民進黨立委不顧後代子孫健康

 

    國民黨立法委員沈智慧在立法院提「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四條、第六條及第三十一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沈智慧堅持新興毒品只要製造與販賣一克都不能有,唯被民進黨上修至五公克以上才違法。沈智慧痛批民進黨再度以席次優勢祭出表決手段封殺國民黨零容忍版。沈智慧主張,「若持有10包各0.1公克,即有刑責處罰」,但民進黨和其友軍把處罰標準放寬到「持有50包各0.1公克,才有刑責處罰」,民進黨版提出的50包「容忍量」明顯可誘使販賣及吸食,如果孩子是我們心中的最愛,讓孩子吸毒能被家長接受嗎?沈智慧質疑,我們可以有一年緩衝期,讓行政部門可以聯手合作,共同打擊校園毒品,怎麼會做不到校園毒品零容忍?今天民進黨強行通過的法律,是對毒品氾濫的寬容。她和國民黨一定在2020選後,再戰「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為後代子孫健康努力。

 

二、台灣運毒已馳名國際

    媒體報導,前幾年台印警方聯手破獲印尼史上最大宗的安非他命走私案,逮捕的8名台籍嫌犯被印尼檢方求處死刑;在此之前,已有95名台灣人在印尼販毒被捕,11人被判死刑;警方表示,台灣講人權,販賣二級毒品安非他命最重雖可處無期徒刑,但除非情節重大、罪證明確,很少會重判;有些國人以為在國外販毒被抓也是一樣,直到被判死刑,後悔莫及。印尼吸毒人口達640萬人,每天約有33人死於濫用毒品,情況嚴重;經統計,目前有387名台灣人因為販毒在國外被捕,其中25人已被判無期徒刑,21人被判死刑;21人中光印尼就11人,若加上昨天求處死刑的8人,人數已達19人。

    前些時候,澎湖縣警察局會同澎湖第八海巡隊,在海峽中線附近查獲一艘正進行交易毒品的大陸泉州籍漁船閔龍漁運60894,登船起出分裝20塊總重達500公斤的安非他命成品,市值超過10億元,這是澎湖歷年來破獲最大宗海上毒品走私案。事實上,台灣人毒品犯罪已揚名國際,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台灣向毒品宣戰已30年,近年毒品泛濫,吸毒人口增加並有年輕化趨勢,去年查獲各級毒品總量達6,596公斤,和前年相較增加1,756公斤。全台監獄受刑人有半數和毒品犯罪有關,去年新入獄的毒品相關受刑人達1萬933人,創近4年新高。在此種情勢下居然還有人提出施用毒品「醫療前置化」,也就毒品除罪化的代名詞,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三、毒品除罪化的後果

     法務部指出,吸毒恐引發偷竊、搶奪、強盜等財產犯罪行為,「毒品除罪化」意謂著刑事司法機關全面退守,改由衛生福利體系機關接手處理吸毒問題,但社會一般民眾對於吸毒行為仍有引發治安問題顧慮,一旦除罪化,會因欠缺司法強制力,在短期內造成吸毒人口增加,法務部強烈反對毒品除罪化,認為除罪化會造成無法監控施用人口、增加毒品查緝困難、施用者治療意願下降、戒毒執行效率降低、家庭經濟負擔與人際衝突、毒品施用升級及氾濫、國家生產力下降、健保給付及其他犯罪等九大問題;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更坦言,以目前台灣社會風氣及現況,不適合除罪化。

 

四、顧立雄的錯誤

(一)說不清楚的「前置化」

    顧立雄說「在進入司法程序之前,…如果能夠順利完成治療程序,就不用被送入矯正機構而中斷他原本的生活」,似乎只要醫療成功,根本就進不到司法程序,就不會有罪與罰的問題。這一部分被理解為對施用毒品「除罪化」,應該沒有錯怪他。究竟「醫療前置化」意義為何,又有何效果?醫療處在什麼之前所以被稱為「前置化」,不就是「在進入司法程序之前」嗎?連司法程序都沒進入,哪有罪與罰或是違法的問題?這在邏輯上不是「除罪化或合法化」是什麼?

(二)空有願望,不切實際

    顧立雄說:「甚至(青少年)因為被切斷了所有的社會連帶,可能連重新做人的條件都喪失了,最後,他可能只剩下重蹈覆轍一途。」現在這個時代,因戒毒隔離或監禁就,「被切斷了所有的社會連帶」嗎,隔離戒毒不就是幫助他發展正常的社會連帶與重新做人的條件嗎?

(三)欠缺解決問題的視野與思考

     如果毒犯一直是在「醫療前置化」,「在進入司法程序之前」,那麼,又會重複醫療過程,那還怎麼進入「既有的刑罰體系中」呢?這不就又是「除罪化」了嗎?因此,施用毒品者非但不用懲罰還有公家體系代為出資戒毒,台灣會不會因此成了吸毒者天堂?這樣的做法是解決問題還是製造或惡化問題?這些問題與可能的連帶關係需要想清楚!顧立雄主張要給吸毒初犯機會,卻與蔡英文「全力反毒」精神反其道而行,蔡英文上任時曾說過「只要我做台灣地區領導人的一天,毒品防制就是台當局的第一要務。」精神科醫生李光輝也打臉顧立雄,表示台灣並沒有足夠的醫療人力去做前置化醫療,若這些吸毒初犯面臨醫療人力不足時,容易從初犯變成第二、三次,就成了累犯,「造成小燈泡這種事件,是最不希望發生的。」事實上,近年震驚社會的內湖小燈泡命案、桃園毒鴛鴦躲避查緝開車輾死女童,以及捷運中山站的隨機砍殺4人案件,嫌犯王景玉、一對毒鴛鴦以及郭彥君都有毒品前科,令人憂心毒品泛濫衍生的社會問題。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31364751

 回應文章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2/25 07:31
別擔心'台灣人多多!不怕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