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造潛艦不只是錢坑而且戰力堪虞
2019/12/04 23:50:03瀏覽631|回應0|推薦11

 

國造潛艦不只是錢坑而且戰力堪虞

 

一、台灣自製潛艇成本無法控制將流於錢坑  

     政論雜誌《外交家》專文認為國造潛艦花費過度龐大,增強台灣防禦能力有限,而建造八艘柴電潛艦花費太大不符成本效益,該作者認為光是前四艘潛艦,台灣就必須花費高達50億美元,這數字還不包含長期的操作維護成本,以及後續四艘的建造費。文章認為台灣應該將有限的國防資源,花在本身已經有相當根柢的項目上如無人機上。台灣過去發生軍購弊案太多如拉法葉艦及獵雷艦都浪擲公帑不可不慎,錯,但自製率低到近乎零更無意義,台灣連製造潛艇的基本鋼材都做不出來,台船只會依據設計圖紙切割鋼板加工,電戰武器系統全靠外購,台灣根本無法掌控拼裝潛艇的成本及戰力。台灣想自行建造潛艇,此企圖心及方向基本上是正確值得肯定的,但由於台灣虛耗光陰20年,環評惡法把重工業都趕跑了!連公共汽車都由南韓大宇重工製造,所有火車由日本進口,要製造科技程度較高的潛艇談何容易。

    我們比較一下其他亞洲國家的潛艦艦軍成本就知台灣自製潛艦成本貴不貴? 經詢價台灣自製8艘潛艇約需105億美元,平均一艘13億美元,泰國買中國S26T潛艦每艘僅花3.38億美元,越南花32億美元買6艘基洛級潛艇,平均一艘才5.4億美元。孟加拉向中國買2艘中古明級潛艇,每艘僅1.01億美元,蔡英文無軍事科技背景,上台後卻力推“潛艇自造”政策,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吹牛說十年內可以成軍,事實上十年成軍時間太長,對台灣國防並無意義,因為國際局勢及科技發展都瞬息萬變。製造少量象徵性的陽春潛艇並無法對抗中國大陸的幾十艘傳統潛艇及十幾艘核潛艇。

     事實上台灣若要國造潛艇應該偷偷摸摸暗中進行,那能像這樣敲鑼打鼓的?鈔票可能花一堆但可能造出性能不符需求的。民進黨發表最新“國防藍皮書”,提出“潛艦國造”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延壽現有劍龍級潛艇與逆向工程;第二階段研製至少6艘新潛艇,最快2025年完成第一艘,總投入4000億元新台幣。事實上劍龍級潛艇連中國大陸的明級潛艇都不如,最近中國大陸賣給孟加拉兩艘明級二手潛艇才不到60億台幣就有戰力,花4000億顯然不符成本效益,雖然自製武器大方向正確,但也要循序漸進。台灣是美國的軍售凱子,我們買阿帕契直升機的錢國外可買固定翼噴射戰鬥機,目前我國財政已經不如15年前的狀況,比直接採購更貴很多的潛艦國造有預算嗎?

 

二、自製潛艇性能堪虞

 

     台灣應該有能力造出可以在水下航行的艦艇,問題只在於它的性能是否足以應付它將面臨的挑戰。潛艦的性能有點複雜,最關鍵的靜音程度就很困難,所以該問的是,台灣的潛艦國造能造出多安靜的潛艦呢?澳洲從1978年開始研議Collins級的造艦計劃,1983年開始招標。後來由瑞典的Kockums公司得標提供設計等協助,1985年兩國合組澳洲潛艦公司(ASC)在澳洲建造。從1990年動工到2003年間共造了6艘,首艦於1996年成軍。該型艦一開始問題叢生,其中之一是發覺水流擾動躁音過大,中國的潛艦國造早從1960年代就按照蘇聯授權的設計造了近百艘像是Romeo級之類的柴油動力潛艇,接著也自行設計建造了漢級,夏級等核子動力潛艦,1994年下水的宋級是他們真正自行設計的第一艘柴油動力潛艦,這些潛艦的靜音性能都不高,所以從俄羅斯買了十二艘基洛級潛艦。美國不願意幫台灣製造潛艇的真正理由是怕技術從台灣洩漏給中國,照這樣,台灣有何希望取得從美國像樣的製造潛艇技術?台灣花大錢,要造出有足夠效用的潛艦,機率不高,即使造出來,對中共的重要戰略,影響也不大。美國只製造核潛艇不生產傳統柴油潛艇,台灣尋求美國援助製造潛艇勢必當超級凱子,台灣應學越南向俄羅斯談判購買6基洛級潛艇,越南亦是中國的主要敵人,俄羅斯還是照賣,另外民進黨政府宣稱台日如夫妻關係般友好,那就向日本購買潛艇,若買不到就不要再媚日了!

 

三、長期受羞辱,台灣缺乏優秀軍事人才及造艦能力

 

     台灣海軍一直夢想著擁有一支裝備高性能常規潛艇、具有實戰能力的水下作戰力量,但由於潛艇建造技術複雜,台灣無重工業,因此潛艇仍屬空談。台灣   “中船”公司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通過參與臺海軍潛艇的維修,研究潛艇製造技術,並在“潛龍計劃”推出之前聲稱具備了建造袖珍潛艇的能力。1990年,“中船”公司通過設計開發LNG船(液化天燃氣船),購買法國罐體製造技術;以及通過對核能壓力容器方面的研究,間接獲取耐壓殼建造技術和工藝。“中船”公司已組建一個擁有46名成員的潛艇研發小組,並投資2000萬元新台幣,通過仿製德國209型潛艇的艇體結構,試做潛艇中後段與艇尾之間的“圓柱與圓錐體”的耐壓殼部分,並已完成直徑5.5米的耐壓殼。“中船”公司並稱:對潛艇建造從下料、製造、裝配及下水測試等整個生產過程已有相當程度的掌握,獨立建造潛艇艇體已沒有技術問題。成立於1977年的台灣“中船”公司,其造船產量雖曾一度躍居世界第3位,並擁有十分齊備的各類造船設施,但多年來其商船經營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迫切需要依靠台灣當局的扶持才能渡過難關。該公司曾在80年代中後期面臨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虧損嚴重、負債率高達140%的嚴酷形勢,只是通過努力攻關獲得8艘成功級護衛艦訂單才得以渡過難關。

      近年,“中船”公司再次陷入困境,出現鉅額虧損,必須實施裁員、減薪的所謂“再生計劃”,以避免倒閉命運。而據台灣軍方保守估計,海軍潛艇計劃總預算規模約1500億元新台幣到2000億元新台幣,“中船”若能順利承接,將可獲得1000億元新台幣左右的營業額,這還不包括將近3000億元新台幣的後續維修合同。此時此刻,潛艇計劃無疑已成為“中船”現階段鹹魚翻身的重要機遇。但中船無設計能力,台灣重工業基礎薄弱,“中船”在一份報告中承認:“目前的計劃管理能力還無法獨立完成全部施工程式及設計工作,需要技術母廠提供協助才能建立。‘中船’在維修、建造潛艇方面雖無技術上的問題,但只限於建造艇殼。”在設備方面,為製作潛艇耐壓殼,“中船”還需增加彎板機和油壓機等設備。特別是艇首及艇尾部分由於是半圓球形結構,需要特殊的衝壓模具。另外,為滿足耐壓殼裝配精度要求,還需購買坐標臺、立式旋轉耐壓殼裝焊平臺等特種設備。

 

      雖然台灣宣稱它研製的“HY潛艇用鋼”獲得不錯的成果,“中船”甚至還對“中鋼”公司研製出的A533BHY80鋼進行過焊接工藝及焊後物理機械性能的研究,但有消息指出,其倣真分段採用的是“中鋼”的AAH32型鋼板,對潛艇使用的HY80型鋼板,“由於屬於美國管制出口材料,‘中船’根本拿不到”,更高等級的HY100鋼板鋼材則更是難以獲得。鋼材的不同,其冷彎工藝,焊接所用的焊條、焊劑以及焊接工藝均會不同。另外,在艇體焊接中用於旋轉接縫的埋弧焊接,用於靜態縫焊和對口焊的手工金屬電弧焊,對耐壓艇體肋骨進行焊接的惰性氣體手工焊,以及對焊縫進行X光照相、超聲波等無損探傷技術所要求具備的經驗和“技術訣竅”,“中船”也難以達到要求。台灣沒有能力建造潛艇中最重要與最複雜的動力系統、水聲電子設備、作戰指揮系統和武系統,包括聲吶與魚雷發射系統等。在潛艇用柴油主機、推進電機及蓄電池組等方面至今仍是一片空白。台灣亦缺乏完成潛艇建成後的測試人員與設備。台灣“自造潛艇”的設計圖紙、武備及動力系統的製造與集成必須依賴外國技術,因此能否獲得外國潛艇技術才是其計劃成功的關鍵。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3115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