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震動中的島國 – 能避免塑化劑毒害麼?
2011/06/07 05:20:19瀏覽603|回應2|推薦59
震動中的國度 – 塑化劑能變成祝福?


五月底,筆者在預備回台參與鄉間服務前,就從新聞中略知不肖業者將有毒「塑化劑」參入飲料裡出售,不久,即接到好友的通告:「塑化劑攻陷台灣,也殃及海外,想想要怎麼協助解決這影響至大的問題??…唸化工的不能只是想賺錢或是搞研究,該說些實話…」。匆匆的在網路上看了些資料,稍微了解狀況,再看看自家廚櫃裡,買自華人超市的一些台製食品,果真,有幾款可沖泡的飲品可能中毒了,想想這輩子自己可能早已被「塑化」了。

在回台的飛機上,不敢喝果汁,就只能喝無糖黑咖啡與白水,用紙杯或塑料杯,也不保證安全,可能會滲出一些塑膠成分。等到了台北,各種媒體上都談論著可塑劑、塑化劑、起雲劑、DEHP、DINP…這些名詞,電視新聞不停的播報著「中毒」的消息,每隔一陣子,又有什麼飲料、果汁、糕餅、乳漿、果醬、營養品、生物技術產品、藥錠、化妝品,…被驗出含毒;一會兒,又是哪些超商、夜市、餐廳、飯店的食品被驗出毒素吃不得,真是弄得人心惶惶,筆者此刻出門在外,遊蕩街頭,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處處都有的塑膠與塑化劑


塑化劑 (Plasticizers),又稱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柔軟性的物質。其添加對象包含了塑膠、混凝土、泥灰、水泥與石膏等工業材料。塑化劑種類多達百餘種,但使用得最普遍的是一組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 (phthalates),例如,DEHP (bis (2-ethyl-hexyl) phthalate),DINP (Diisononyl phthalate)。在高分子塑膠製品中,尤其是 PVC,普遍使用這些塑化劑,它們使得高分子柔軟易於製成多種形狀的塑膠用品,比如;塑膠薄膜、袋子、容器、杯盤、管線、桌椅、傢俱、纖維、玩具、運動器材、醫療用具、電子產品外殼、衣飾、工具、汽機車用配備與零件、包裝物…等。

塑膠製品既經濟又輕巧,帶給我們許多方便,自1970 年代以來,已成為人類生活中的主要材料,據時代雜誌的報導,一個普通美國四口之家,家庭用品中至少 80% 以上是塑料品。如此看來,我們日常生活裡隨時隨處都會碰到塑膠,也就是說,我們可能隨時會接觸到塑化劑。

因為許多塑化劑並非與高分子塑膠緊密結合,它們只是參合在高分子之間,產生潤滑作用,所以有可能會「滑落岀來」,比方說:加熱、日曬、揉搓、洗刷、碰撞時都可能使它們滲出,而塑膠製品老舊了,也會變質漏出塑化劑與其他分解後的化學物,這些滲出的化學物對環境與人體健康,都可能造成危害,它們可經由容器進入食品;或因不當處理塑料品而進入水域。如此看來,不論塑化劑是否被人刻意加進食品裡,它們都極可能在人未查覺的情況下,經由接觸、呼吸、與飲食進入人體。

其實塑化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早在 1970 年代就已知悉了,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當局 (FDA),在 1980 年代初,就依據過去研究結果發現:在醫療用的聚氯乙烯 (PVC) 容器、管線、吊袋、手套…等用品裡,滲出的DEHP塑化劑,會對病人造成傷害,因它會與人體內脂肪、生物高分子發生化學作用,而引發其他疾病。因此美國 FDA 制定管理法規,並要求醫療器具製造者必須改用其他無毒或低毒性的塑化劑,醫療機構也不得使用含毒性塑膠用品。有些先進國家甚至禁止玩具中含 DEHP,而歐盟已經禁用 PVC 產品(台灣產量用量卻是最高)。

至於什麼是「起雲劑」?又與塑化劑何干?其實起雲劑主要是加入食品裡的的乳化劑,含有棕櫚油等天然成分,主要在幫助飲料、乳液等混合均勻,增加黏稠感。會把毒性高的塑化劑 DEHP 加入起雲劑裡,是想省錢、降低成本,因為生產塑化劑的化工廠年產量很高,例如,台灣某家大廠平均年產量介於10 - 40萬噸,價格當然會比產量少的棕櫚油等天然成分低很多。賣食品香料的小工廠、製作食品飲料的大廠、各販賣超商、冷飲店、飯店…等都想節省花費,因此就在知情或不知情的狀況下,使用廉價的起雲劑香料,加上消費者對食品的要求是物美價廉,這些「毒香料」也就有了存在的空間。

品管、認證、監測都是假的? – 為何過去沒檢測到?

可是為何有毒化工材料能賣到食品香料行去?這顯示出銷售、稽查、與控管法規與執行很有問題,而且據悉將塑化劑加到香料裡的做法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已有 30 年之久,為何一直沒有被驗出?是不是食品工業界根本沒有嚴格的品管?對購入的原料沒有抽驗?製造商對原料供應商沒有稽查?僅僅相信它們的一紙驗證報告?「毒香料」事件發生後,很多食品製造廠、超商,都「無辜」的拿出產品檢驗「合格」證明,說明自己是有「品牌」、有「標章」的、產品與製程是經由國家或國際機構「認證」核可的。但此一塑化劑混入食品飲料事件,是不是突顯出這些「品牌」、「認證」、「標章」都是假的?消費大眾是不是被這些大機構,甚至政府給愚弄了?傷害了?

身為客旅,筆者這兩天為食物很傷腦筋,每一頓飯,都是信心的考驗。曾到好幾家超商與飯館去詢問:是否有廠商或政府認可的飲食?有的店員塞給我一疊總公司傳來的報告,要我自己讀;有的指給我看牆上貼的不含塑化劑的籠統聲明;有的給我影印幾張檢驗合格報告,可我還是問不出哪一類飲品糕點真通過檢驗了?我怎敢相信他們給我的報告或聲明?

食品加工廠與化工原料行,不當的購買與銷售含毒塑化劑,參雜在香料裡,這已夠可惡了,何以環保與衛生單位竟長年沒發現有毒化學品混入食品中?為何在四月裡一位媽媽檢測員,能在飲品裡發現了塑化劑?為何那麼多檢測人員沒發現類似可疑物質?是檢測儀器、檢測人員素質、檢測方法、檢測標準、與檢測品管有問題?還是食品檢驗要求與法規有漏洞?抑或是原料商提供檢驗樣品,政府沒有抽查,也沒有到現場稽核?政府或消費者想要靠業者誠實自律這怎麼可能?這豈不是頭殼壞去?

國王必需換新裝

台灣食品王國的美譽,在此一塑化劑震撼下,顯出它虛假、脆弱、不堪一擊的體質,整個食品工業的產銷、品管、監測、認證、與政府管理樣樣都震出問題來,這比「九二一」及日本「三一一」大地震還有過之。

關心人們健康、食品潔淨、下一代延續、環境安全的有智之士,必須要監督政府,要求懲辦失職官員、不負責的企業主、與黑心商人,更要呼籲修改毒物與食品管理辦法,防止漏洞,絶不容許政府怠惰。消費者更該追問:為何容許食品裡有那麼多添加劑?我們到底在吃什麼?醫生曾一再告訴我們「病從口入」,我們可知道添加物對健康傷害多大?而一般人在使用塑膠製品時,一定要注意其組成與使用條件(塑料編號 1 到 7),不要隨便將食品置於其中,或是加熱或是貯藏都未必妥當,只是給自己體內添加有毒物質(最好不要用保鮮膜)。

也許,因著這一塑化「強震」,能震醒全國,能對台灣生態文化產生革命性的改變,不再只是穿戴華麗、炫燿身姿,而是要打造出穩固根基,塑造起好的體質,如此才能迎接未來更大的震動。

建國百年,朝陽升起,甚願台灣人人長命百歲。

沙塵豹  寫於沙鹿旅次  2011-6-6 端午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ernalGreen&aid=5294946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真謝謝您
2011/06/22 10:54

真謝謝您

旅居美國

心存台灣

關心同胞

言溢於表

沙塵豹(EternalGreen) 於 2011-06-23 12:49 回覆:
過講了,我只是正好碰上此一國難,自身難保,說幾句話宣洩一下,願上天保佑台灣。

沙塵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座談會
2011/06/14 07:58
6月8日,筆者與幾位對塑膠及食品學有專精的老師,參加了「台中主婦聯盟」及「台灣生態學會」舉辦的 "塑化劑添加物「食」在不安全 - 食品添加物的迷思" 座談會,討論了塑膠的製造、PVC塑膠的廣泛應用、塑化劑種類與使用、化學品分析與HPLC高效能層析儀的使用、食品品管認證、與監測問題、食品添加物等。

筆者認為:若能使用其他材質的容器,如玻璃與陶瓷,則應該避免使用塑膠容器或包裝,好減少塑化劑與塑膠分泌物進入食品藥品中,也減少這些化學品對生態環境的傷害。在吃食方面,盡量避免經過多層加工精製、包裝精美的產品,減少不明添加物進入肚腹,多吃些自家預備的蔬果飯食,當然也得小心農藥殘存問題,這是另一波震動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