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命通會》卷四: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庚辛
2009/07/24 15:38:31瀏覽2719|回應0|推薦0

 庚辛

[1].庚辛分論

【庚】

【庚金】屬陽,乃金銀銅鐵之類,稟太陽而成,
要見【丁火】制之,方能成器。(庚喜:丁官)
如見【丙火】,遇而不遇。(庚忌:丙殺) 

喜行[東南、火木之運],明亮,金得制。(庚喜:木火財官運) 

如值【寅卯】、臨於【甲乙】(木財),及【巳午未】(火官)官星印元得氣之鄉,皆是發越。

惟居[西北方],為「金沈水底」,是不能成器。(忌臨:水食傷運)

【辛】

【辛金】屬陰,乃水銀朱砂赤碧珍珠之類,秉日精月華秀氣結成。
最要金清水秀、土氣豐厚地方,並西北方運(喜:金比劫、水食傷、土印綬)

如行【辰戌巳】東南運,五行四柱、不見【丁火】為妙,
見則不能成其器,如珠墜爐之喻,秀而不實。

尤恐【寅午戌】成局(官殺局)、煞旺,要身強乃當其旺。

柱有【亥卯未】(財局),更見【丙丁】透(官殺透),行【午未】運,發福。

【巳酉丑】成金局,為溫厚造化,行東方運,大吉;不宜南。

[2].金日主合論財官

詩曰:『
庚辛日主號金干,木火相生福自專。
年月時中如會合,東西運步定居官。

【庚辛】日生,坐下【寅午戌、巳】火,又生【寅午戌】月,要引金土時,貴。
秋三月及季冬或十一月,引木火旺時,大貴。
運行木火分野,忌過與不及,偏陽偏陰,則苗而不秀。
若通火月氣,非【巳酉丑、申】時不貴,運金土則吉。
比肩三合,成金局,金盛火微,喜行木火之運。
故金非火不能成其器,火無金無以顯其用。
金火相停,方為乘軒衣冕。
若火太炎而無土,則金必敗;
有土則為鑄印之象,陶熔革化而成器,大人之命也;
火多金少,金盛火微,皆兇暴之輩。

[3].六庚坐支詩釋

【六庚】日詩曰:『
居身建旺壽延長,(申上日德,自坐建祿,身旺,故主壽)
寅上雖絕反主昌,(寅中甲丙生旺、身坐偏官偏財,胎生元命,喜身旺,化鬼為官)
辰是魁星多榮勇,(庚辰魁罡,身坐財鄉,謂辰中乙木餘氣,柱中不見財官為上,
喜重疊身旺,忌刑衝,財官旺,若入別格,年月時見財官,喜行火木分野之運)
戌為魁宿亦心剛,(庚戌魁罡,身坐七煞、謂戌中有旺丙,不宜重見丙丁,為身衰鬼旺,
五月生則發早退早,喜身旺,忌刑衝,財官旺,若入別格,喜行水運、忌行火運)
午宮有祿何憂困,(午上自坐官印,謂午中丁巳金,雖敗何憂?)
子上無形不是良,(子上木敗、火滅、庚死,謂金沈水底,不見其形、財官無氣,
喜通身旺月,柱有丁火則吉)
須看天時分貴賤,柱中通變細推詳。

【六庚】日除【庚戌】、【庚辰】為魁罡,財官喜忌,論於日下:
【庚申】【庚寅】【庚午】【庚子】四日,用【甲乙】為財,【丁】正官,【丙】偏官。
若年月時透【甲乙丁】字,生春夏火木局中,財官有用;
如不透此三字,生春夏、火木局,亦作財官論。
見【庚辛】奪財,【壬癸】傷官,名利艱難。
如生秋冬、金水中,財官無氣,雖得滋助,亦輕。
喜行東南、木火分野、向官臨財之運,
不喜行西北、金水分野、傷官敗財之運。
若柱有【丙丁】,官煞混雜,煞無制反賤;
如無【丁】有【丙】,無制,作鬼論。
要分身鬼強弱,定其吉凶壽夭;制伏得中,作偏官論;制過,反不為福。
更詳日干於所生月內、有力無力?有助無助?分節氣淺深輕重言之。
喜行身旺鬼衰運,忌身衰鬼旺運。

[4].六辛坐支詩釋

【六辛】日詩曰:『
酉中坐祿最為強,(酉中木絕火死,財官兩背,然辛建祿最強,見戊子丙申時貴)
亥上身臨沐浴鄉,(辛金生子,亥上沐浴,財生官絕)
未位暗丁身剋剝,(未中木為財,丁為煞,己為倒食,剋剝傷身,喜身旺化鬼為官,見丙申時貴)
丑中藏癸食榮昌,(丑中有癸為食,無火木,財官雖背,亦吉)
卯臨財地衰無懼,(卯上身坐財官,謂木旺生火,見戊子時貴)
巳坐金局死不妨,(巳上身坐官印,謂丙戊建祿在巳,辛雖死地有倚,見戊子時貴)
旺相死囚分月氣,更看有用細推詳。

【六辛】日用【甲乙】為財,【丙】正官,【丁】偏官;
柱中年月時透【甲乙丙】字,生春夏及火木局中,財官有用;
如不透此三字,生春夏及火木局,亦作財官論。
見【庚辛】為奪財,【壬】傷官,名利艱難。
若生秋冬及金水局,財官無氣,雖得滋助,亦輕。
運喜東南、火木分野、向官臨財,
不喜西北、金水分野、傷官敗財之運。
怕官煞混雜,有煞無制,鬼論;制太過,不福。
更詳日干於所生月內有無力助,分輕重言之。
運喜忌同上。


《三命通會》卷四:干支框架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甲乙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丙丁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戊己
↑↓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壬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jaVu&aid=316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