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機緣品第七〉之1~民國105.01.19
2016/01/19 00:26:13瀏覽1569|回應0|推薦59

《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機緣品第七〉之一

     ~2012年輯錄轉貼/2016年元月重貼

一、本文係唐一玄老菩薩校閱,由釋心印師父、釋圓一師父、陳愛珠居士等七位先進共同編注。

  其後釋心印師父主編,重新校勘訂正後,發行《壇經箋註》改正版〔民國 68 年〕。

二、欲攬勝《六祖壇經》,這本《六祖壇經箋註》註解版本最為詳贍。

  按本文成冊流傳,乃佛學功德範本,初學者修禪、習佛均宜。
= = = = = =
參閱《六祖壇經》資訊:

一、《六祖壇經箋註》改正版~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二、《六祖壇經闡釋》~蔡銘宗編著/成信文化經銷。

三、《六祖壇經箋註》網路版~報佛恩網製作/丁福保著。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295.htm
= = = = = = = = = = = =
[機緣品第七]

釋品題:

 這一品是記述六祖得法後,在曹溪宏化時,各方學者前往請益,所有師資投契的機緣,匯錄於此,故以「機緣」為品題。
= = = = = =
甲七、機緣品;乙一、無盡藏尼問涅槃經: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魏武系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

 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音 義:

①禮遇:以禮接待叫作禮遇。

②耆德:年老而有德行之人叫作耆德。耆音期,注音作ㄑㄧˊ,支韻。

③魏武系孫:現有的坊間俗本,多作「魏武侯玄孫」,因為侯字是衍(多餘)的,玄字乃是系字之誤,所以改作「魏武系孫」;魏武就是曹操,系孫就是裔孫遠孫。

④梵宇:佛寺的別稱。

⑤俄成寶坊:極短速的時間作俄;寶坊是對寺宇的美稱。俄成寶坊,是說「很快的就成為一座眾所贊美的大佛寺」。

⑥惡黨:指那時嫉妒六祖,欲奪取六祖所得衣鉢的無聊僧徒。

⑦挨入:挨音哀,注音作ㄞ,蟹韻。挨入,是勉強能進入的意思。

⑧膝:音悉,注音作ㄒㄧ,質韻。股脛相接的關節屈伸處,即大腿與下腿連接的跏骱部,叫做膝。

譯 文:

 六祖自從在黃梅得受五祖頓教法門後,回到韻州曹侯村,沒有人知道這回事。當時有位儒學之士名叫劉志略,用極優厚的禮敬接待他。劉志略有一位姑母是比丘尼,法名無盡藏,經常誦念《大般涅槃經】。六祖一聽就知道經文中的妙義,於是就替他講解說明。無盡藏比丘尼便拿著經書請問經卷中的文字,六祖說:『字是我不認識的,意義可以請問。』無盡藏比丘比說:『字尚且不認得,怎麼能夠理會其中的意義呢?』六祖說:『三世諸佛的微妙道理,並不就在文字上。』無盡比丘尼聽了非常的驚訝,於是就到處去轉告里中的耆德說:『這是一位有道的人,應當請來供養。』有魏武的遠孫曹叔良以及當地居民,都爭先地來瞻仰禮拜六祖。

 那個時候,寶林的古寺,自從經過隋朝末年的戰火兵災,已成廢墟。於是就在古寺的原來基地上重建佛寺,延請六祖前往居住;很快的就造成一座寶坊。六祖住了九個月多的日子,又被惡黨尋找追逐,於是六祖就隱避在前山中;後又被惡黨放火焚燒前山的草木,六祖勉強將身體擠進大石隙中纔得幸免於難。那塊石頭現在還留有六祖結跏趺坐的膝蓋痕跡,以及所穿衣服的布紋,因此後人稱此石為「避難石」。六祖記憶起了五祖說的「逢懷則止,遇會則藏」的話,於是就在懷集四會二縣境內隱居下來。

論 議:

 元初南海宗寶的跋文中有「復增入弟子請益機緣」一句話,可見北宋明教契嵩本中並沒有「機緣」這一品,而是僅在「南北二宗見性門」中記載有法達、智常等三數人,此三數人也是契嵩另據曹溪大師別傳而增入的。今查燉煌本,只列名字者有法海、志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六人,有問答經過者有志誠、法達、智常、神會等四人。另有一段暗指神會的懸記『……吾滅後二十餘年,邪法撩亂,惑我宗旨,有一人出來,不惜生命,定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傳。』此段雖是神會或其門下有所為而增飾之辭,亦足以表顯神會當初力爭禪宗法統時的堅苦卓絕。後來神會一支衰微而南嶽青原兩支隆盛,故宋元以後的《壇經》都已刪去此一懸記,而採取《曹溪大師別傳》中「二菩薩東方來」的另一懸記了。又劉志略與其姑無盡藏的一段,亦出於《曹溪大師別傳》而為燉煌本中所無。至於神會一段經過,德異吳中流傳本列在[頓漸品],宗寶南海流傳本則列在[機緣品],這又是元初兩本不同之處。
= = = = = =
乙二、法海問即心即佛義:

 僧,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音 義:

①曲江:在廣東省,樂昌縣南;為韻州府的首縣。

②願垂指諭:垂,音錘,注音作ㄔㄨㄟˊ,支韻;長輩對下輩下達表示叫作垂。諭,音裕,注音作ㄩˋ,遇韻;告知的意思。願垂指諭,就是說希望能慈悲為我指示曉諭。

③習性:亦名習種性。以前研習所修成之性叫作習種性。

譯 文:

 法海比丘,唐朝韶州曲江縣人,第一次參禮六祖時問道:『「當下之心就是佛」的道理,希望和尚慈悲為我指示曉諭。』六祖說:『前念不令雜起妄想當下就是真心,後念通達不令斷滅當下就是佛;能變成萬法一切相的是心,能遠離萬法一切相的是本來清淨佛。我若要這樣全部解說出來,就經無窮劫的時間也是說不盡。聽我說的偈言:「無念即心名叫慧,離相即佛就是定;定和慧均等修持,心意自然常清淨。能悟這頓教法門,由你習性所自得。定體慧用本無生,定慧雙修纔是正。」』

 法海在六祖的開示下即時豁然大悟,於是就用偈頌讚歎說:『前念不生即心原是佛,不悟自性是自我委屈;我已明白定慧的正因,當定慧雙修離諸物相。』
= = = = = =
乙三、法達問法華經;丙一、折攝驗機: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師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師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但信佛無言,蓮華從口發。』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丙二、六祖說法;丁一、明法華宗旨: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徧,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原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丁二、開示悟入覺知見:

 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

 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

 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丁三、明誦經迷悟心: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

丁四、明三車權實:

 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

 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丙三、法達悟法: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讚曰:『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音 義:

(1)洪州:即王勃滕王閣序中所說的「南昌故郡,洪都新府」,今江西省南昌縣就是舊時的州治所在。

(2)法華經:即指姚秦時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全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

(3)蘊習:積藏的意思。

(4)三千部:誦一遍《妙法蓮華經》為一部。法達共讀有三千遍的《法華經》,所以說三千部。

(5)慢幢:我慢心一起,自負其高,猶如幢之高聳,所以將慢心喻稱慢幢。

(6)休歇:停止的意思。歇音些,讀若隙,注音作ㄒㄧㄝ,月韻。

(7)但循聲:這是說只是在口中隨聲空誦,內心並沒有隨經意去領會。

(8)蓮花從口發:這是說要能離言說相而忘誦經之功,纔可以說是誦《妙法蓮華經》。

(9)宗趣:宗旨和趣向叫作宗趣。

(10)譬喻品:《妙法蓮華經》中,佛在法說一周之後又再喻說一周,稱為[譬喻品],即今通行本的第二卷第三品。

(11)驅馳:驅(音區,注音作ㄑㄩ,虞韻)馳(音池,注音作ㄔˊ,支韻),如牛馬一般的為人効力叫作驅馳。

(12)寢息:止息的意思。寢音侵上聲,注音作ㄑㄧㄣˇ,寢韻。

(13)諂佞:討好他人或奉承他人的話叫作諂佞。佞音寧,注音作ㄋㄧㄥˋ,徑韻。

(14)勞勞:勞苦之至叫作勞勞。

(15)犛牛愛尾:犛(音犁,注音作ㄌㄧˊ支韻。亦讀為氂,音毛,注音作ㄇㄠˊ,豪韻)牛,是一種反芻偶蹄的哺乳動物;體大如牛;身體兩側及四肢外側密生柔軟長毛;角長稍似圓筆狀,其端尖而呈彎曲狀;尾長似馬尾,毛色或黑或白或黑白相雜,帶有絲光。犛牛對自己的尾巴極為愛護,所以說「犛牛愛尾」。

(16)轉經:誦滿了一徧又一徧,如此次第而誦下去的叫作轉經。此處的「轉經」作「將經文轉照自性」解。

(17)讎家:互懷仇怨相互為敵的人叫作讎家。讎,音愁,注音作ㄔㄡˊ,尤韻。

(18)長御白牛車:白牛車是喻一佛乘。長御白牛車就是說恆常地駕坐著自性一佛乘。

(19)羊鹿牛車:羊車是喻聲聞乘,鹿車是喻緣覺乘,牛車是喻菩薩乘。這種譬喻,是以羊、鹿、牛車所能運載數量的多寡,來比喻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利世成果。

(20)饒伊:任由他去的意思。伊,音衣,注音作ㄧ,支韻,與他字同義。

(21)轉加懸遠:就是更加拉長中間距離的意思。懸,音玄,注音作ㄒㄩㄢˊ,先韻。

(22)父想:父是指《妙法蓮華經》[譬喻品]中所說的大富長者,此長者是用以比喻諸佛如來。

(23)子想:子是指《妙法蓮華經》[譬喻品]中的窮子,此窮子是用以比喻一切眾生。

(24)用想:用,是指《妙法蓮華經》[譬喻品]中所說的財用或寶藏,此財用或寶藏是用以比喻佛法。

(25)寧歇:寧是安能的意思,寧歇就是是安能停息。

(26)初中後善揚:初善是羊車所喻的聲聞教法,中善是鹿車所喻的緣覺教法,後善是牛車所喻的菩薩教法。如此初中後三俱善,叫作初中後善揚。此三善敷演開後,最後還只是會歸一佛乘。

(27)火宅:三界之中動亂無安,猶如火宅,所以將三界喻為火宅。此「火宅喻」詳見《妙法蓮華經》。宅,音澤,注音作ㄓㄜˋ,陌韻。

(28)輟:音啜,注音作ㄔㄨㄛˋ,屑韻,停止的意思。

譯 文:

 法達比丘,洪州地方的人,七歲時出家,常常誦念《妙法蓮華經》,有一天前來頂禮六祖,頭不著地。六祖訶斥道:『頂禮頭不著地,何加不頂禮?你心中必自負有一事物在,究竟有甚麼事物蘊積在心呢?』法達說:『我念誦《妙法蓮華經》已經有三千部了。』六祖說:『你若是念到一萬部,領悟得經中大意,而不自負以為超勝他人,那就能和我把臂同行。你今竟自負有這誦經千部的事業,一點都不知自己的過失!現在且聽我說偈:「頂禮本為折伏慢心幢,為何頂禮而頭不著地?心存我慢罪業即生起,心無求功得福無可比。」』

 六祖又問道:『你名叫甚麼?』法達:『名叫法達。』六祖說:『你的名字叫法達,你何曾通達妙法?』於是又說一偈:『你現在的名字叫法達,而且勤誦經典不停息;空在口頭但隨聲音誦,經義明心纔能稱菩薩。因你現在有此機緣來,所以我現在為你示說,只要信佛本無言說法,妙法蓮花自然從口發。』

 法達聽了偈言後,對六祖懺悔謝罪說:『從今以後,必定謙虛恭敬一切。弟子雖然誦持《妙法蓮華經》,但並沒有了解經中的意義,心中常常有疑。和尚智慧深廣博大,願請略為講說經中的義理。』六祖說:『法達!佛法本來就很通達,是你心中自不能達;經義本來無可疑問,是你心中自起疑惑。你念這部經,知道它以甚麼為宗趣呢?』法達說:『弟子根性愚鈍,向來只依經文誦念而已,那裡會知道以甚麼為宗趣!』

 六祖說:『我不認識文字,你試拿經本來讀誦一遍給我聽聽看,我就為你講說。』於是法達就高聲的誦念經文,念到[譬喻品]時,六祖說:『停止下來!這部經原來是以「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宗。再下去縱使說了許多種譬喻,也不會超越這宗旨。甚麼是因緣呢?經中說:「諸佛世尊,都只為一大事因緣所以出現於世間。」所謂一大事,就是佛的真知見。世間的人,不是在外執迷著相,便是在內執迷著空;倘若能夠在一切相上而即遠離一切相執,在空見上而即遠離空執,這就是內外不執不迷。如果悟得這一法門,一念之間心地開朗,這就是開佛知見。

 佛,意義猶如覺;分有四門:令眾生開「覺知見」,示眾生具「覺知見」,令眾生悟「覺知見」,令眾生入「覺知見」。如果能在聽聞開示時便能頓悟契入,就是「覺知見--本來真性」得以出現。你注意不要錯解經義!見他文中說「開示悟入」,誤以為自應是佛的知見,沒有我輩凡夫的份。倘若誤作這樣見解,就是誹謗佛經詆毀佛陀。他既然是佛,已經具有佛的知見了,何須還要再開佛知見呢?

 你現在應當信:所謂「佛知見」,只是你自己的心,心外再也沒有別佛的知見了。因為一切眾生,自己蒙蔽了光明的心性,貪戀著六塵外境,外有所緣而內心生起妄想的紛擾,甘心受著塵勞的鞭策驅使,所以纔勞動了大覺世尊,從正定中起來,苦口婆心地說了種種方便法,勸令眾生息止貪愛等妄想執著;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原本就和諸佛無二無別;所以說是開佛知見。

 我也常勸一切人,在自心中要常常打開佛的知見。世間的人心地不正,愚昧迷執造種種罪,口說善言心懷惡念,貪愛瞋恚嫉賢妬能,諂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別人損害他物,這就是自己開了眾生的知見;如果能正心念,時常發起智慧,觀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惡而行善,這就是自己開了佛的知見了。你必須要念念自開佛的知見,切勿自開眾生的知見!能開佛的知見,是佛出世間;開眾生的知見,就是還在眾生世間。你若只曉得勞勞地執著念誦法華經文,以為這是日常應做的功課,這和那犛牛愛惜牠自己的尾巴又有甚麼不同呢?』

 法達聽了說:『像這樣說,只要能了解經義就好了,那就可以不須誦經了麼?』六祖說:『經的本身有甚麼過失呢?難道障礙了你的誦念麼?只因為執迷和覺悟在於個人,或損或益都由於自己。口誦經文而心能行其義,就是能夠轉得經文;口誦經文而心不行其義,就是被經文所轉了。聽我說偈:「心若執迷即被法華轉,心若領悟就能轉法華。誦經長久不明經中義,如與經義相背作怨家。無所執念所念即是正,有所執念所念即成邪。有念無念都不計於心,永遠駕御自性白牛車。」』

 法達聞了此偈,不禁悲感涕泣,於言下即時大悟,啟告六祖說:『法達從往昔以來,實未轉得法華,却被法華轉去了。』

 法達又再啟問說:『經上說:「一切大聲聞乃至菩薩,都盡其思惟共同度量,也都不能測知佛的智慧。」現在只令凡夫但能覺悟自己的心性,就說是佛的知見;若不是上等根性的人,不免要生起疑惑誹謗。又經中說三車,羊車鹿車牛車與大白牛車究竟要怎樣來區別呢?願請和尚再為垂賜開示。』

 六祖說:『經義本是很清楚的,是你自己執迷與之相背罷了!一切三乘行人,所以不能測知佛智的緣故,毛病就在那度量上!任憑他們費盡心思共同推測,反而更加距離懸遠。佛本來是為不覺的凡夫而設說的,並不是為佛而設說的,倘若不肯相信此理,聽任他退出會席,竟不知道自己原坐在白牛車,却還要向門外去別覓羊鹿牛三車。

 何況經文明白地向你說:「畢竟只有一佛乘,並無其他的教乘;或說二乘或說三乘,乃至說無數的方便法門,以及種種因緣譬喻等言詞,這些法全部都是為了那一佛乘而方便說的。」你為甚麼不注意省察呢?羊鹿牛三車是佛假設的三乘方便法,是為昔時眾生迷失實相而施設的權教;大白牛車是佛真實說的一乘實相法,是為現今眾生修持成熟而開顯的實教。這只不過是教你去三乘方便假而歸入一乘實相教;歸實之後,連實的名亦不立。要知道所有珍貴財物全部都屬於你所有,任由你自己去受用;更不作佛陀父親想,也不作眾生窮子想,更無財用寶藏之想,這纔叫作真正的持誦法華經。這樣也就等於說:從前劫到後劫,彷彿手中並沒有放下經卷;從白晝到黑夜,竟是無時不是在持誦《法華經》了。』

 法達蒙受六祖的啟迪,歡喜得踴躍,於是用偈來讚歎說:『《妙法蓮華經》已誦三千遍,曹溪一句下全數盡消亡;過去不明了出世因緣旨,安能息滅我累劫眾生狂?羊鹿牛三車是權巧施設,初中後三善是按步發揚。誰又能知道火宅內的人,原來一悟後就是法中王?』六祖說:『從今以後你纔可以配稱為真正念經的僧人了。』法達從此領悟到深奧玄妙的義旨,也不停止他的誦經。

論 議:

 六祖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楞嚴經》亦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誦經要在明了經旨,心行體會,悟入自性佛知見,纔得轉經功德受用不盡。若口誦心不悟,徒執所誦經部遍數之多,則經法反成機境,早已轉落機境去了。那豈不是失却了誦經的本意麼?

 臨濟玄公大師云:『自達磨祖師從西土來,祇是覓個不受人惑底人。後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從前虛用功夫。』信得及「自性」是佛之人,最為難得。儘管他人浩浩說禪,天華亂墜,終不受他「文字語言相」的瞞惑;親下蒼龍窟,直探寶驪珠。甚麼人是被瞞惑的人?理論者多,實參者少;說禪者多,見性者少。著在「文字相上,甚至望文生義,就被「白紙上的黑字」瞞惑了;著在「言語相」,甚至死在話下,就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惑了。法達念法華經三千遍不知轉經見性,被「白紙上的黑字」瞞了;六祖道一句:『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是不讓法達死在話下,不叫法達給文字瞞了,念不念經是兩頭話,雙遮雙照使他「親下蒼龍窟.直探寶驪珠」,方許他稱為「念經僧」。
= = = = = =
乙四、智通問楞伽經;丙一、明三身: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丙二、明四智: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音 義:

①壽州:壽州是隋唐之時所置,民國改州為縣,即今安徽省壽縣。

②四智:四智就是:一、大圓鏡智;(為凡夫的第八阿賴耶識所轉成的;)二、平等性智;(為凡夫的第七末那識所轉成的;)三、妙觀察智;(為凡夫的第六意識所轉成的;)四、成所作智。(為凡夫的前五識所轉成的。)

③有身無智:四智不離本性,假如離開本性而說三身,所談的也僅是不能起智用的名言假身,所以說有身無智。

④三身無有自性:三身是從一自性而生,「身」本非身,只是安立的假名,所以三身無有自性。

⑤發明成四智:大圓鏡智獨成法身,平等性智獨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所以說自性三身發明即成四智。

⑥有智無身:如以喻說,三身猶如燈泡,四智猶如電流;倘若沒有燈泡而有電流,電流亦無法發出它的光能。離三身而別談四智就如有電流而沒有燈泡一樣,所以說有智無身。

⑦大圓鏡智性清淨:真如自性離諸塵染,清淨圓明,洞徹內外,如大圓鏡,洞照萬物,所以說大圓鏡智就是性清淨體。

⑧平等性智心無病:如來觀自他一切平等,以平等性智隨眾生的根機示現開導,令眾生悟證自性。此平等性智是由無所滯礙的心體流露出來的,所以說平等性智心無病。

⑨妙觀察智見非功:如來善觀諸法自相共相,和眾生根性樂欲,而以無礙辯才,說諸妙法,令眾生開悟,這叫作妙觀察智。此智是於應機接物時,能頓時觀察明了,不假功成,不涉計度,不起分別,所以說妙觀察智見非功。

⑩成所作智同圓鏡:如來成就其本願力所應作事叫作成所作智。此智能令諸根隨事應用,悉入正受,如鏡照物,全是現量,完成任務,所以說成所作智如同圓鏡。

⑪五八六七果因轉:第八識,必須要成就佛果時纔能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必須要到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後纔能轉為成所作智;此兩智轉成後,方是「後得智--始覺」的圓成。所以說「五八兩識果上轉」。第六識和第七識,在眾生因地中時就可以先轉為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此兩智轉成後,尚不得直稱為後得智,以其只有少份而猶未究竟圓成也。所以說「六七兩識因中轉」。

⑫不留情:這是說心悟得轉時,一悟悟到最極處,不再留情退轉。

⑬繁興永處那伽定:繁興就是繁雜多起的意思,永處猶言常在,那伽義譯為龍。我人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雖歷淨染多途而心源常在定中;就如龍之靜潛深淵,能現大變而不失定力;所以叫作龍定。

⑭匪:音義都同非字,注音作ㄈㄟ,尾韻,不是的意思。

譯 文:

 智通比丘,是壽州安豐人,閱讀楞伽經差不多有一千多遍,還不能領會三身和四智的意義,於是就來頂禮六祖懇求解說經中要義。六祖說:『所謂三身:清淨法身,是你的本性;圓滿報身,是你的本智;千百億化身,是你的本行。倘若離開本性,另說外有三身,這就是有身而沒有智;倘若悟得三身各無自性,這就叫作四智正覺。聽我偈言:「自性本皆具有三身,由三身發明成四智;不必屏絕見聞外緣,就能超然直登佛地。我今為你所說之法,你要深信永不再迷;莫學他人外馳覓佛,整天口中徒說菩提。」』

 智通又再啟請說:『四智的意義,可以請求講給聽聞麼?』六祖說:『既然領會自性三身之義,自然就能明白四智之義,何以又問這個問題?倘若離開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談說四智,這就叫作有智無身;即使這樣算是有智,還是等於無智的一樣。』六祖又再說偈:『大圓鏡智就是本性清淨體,平等性智就是心無滯礙病,妙觀察智就是「不假功成」觀,成所作智就是如同大圓鏡。五八果上轉六七因地中轉,只用轉名言而非轉實性體;若於悟轉處不再留情退轉,雖染淨多途却永在那伽定。』

 智通聽偈後頓然領悟性智,於是就呈偈說:『三身原來是在我體內,四智本於自心明悟得;三身四智融合而無礙,應物隨緣任意而現形。起修治皆是妄心動念,執守身與智非真本性;身智妙旨因師得曉悟,從此盡無污染諸假名。』

論 議:

 第八識及前五識,皆屬現量,又都是上品果上轉。第七識第六識則三品皆具(見道為下品,修道為中品,究竟為上品。),所以都是因中轉。智雖不是識而依於識,在有漏位則智劣而識強,在無漏位則智強而識劣。由於轉識為主,所以說識轉得智。所謂轉的,只是轉其名言而並不轉其實體,也只是為勸人依智捨識而說的。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440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