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念與修行(十四):讓我在最幸福的時候遇見你
2012/12/10 00:45:30瀏覽4196|回應12|推薦93

圖片來源:http://www.etsy.com/listing/97173280/buddhist-monks-energy-clearing-painting



朋友傳來的網路文章,看了好歡喜:

讓我在最幸福的時候遇見你

他是一個從小失去幸福的孩子,父母離異,他跟了父親,父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永遠地離開了他,他只有跟著年邁的祖母相依為命。

他從小養成了孤僻乖戾的性格,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會大發雷霆,甚至會將一切仇恨歸咎於母親身上。

如果沒有她的不辭而別,自己便不會從小失去親情,父親也不會悲恨死亡。

因此,他對整個世界充滿了失望。

有一天,祖母突然對他說:「我送給你一件禮物,叫做幸福儲蓄罐,你每天將自己認為最幸福的事情記下來,寫成紙條裝進儲蓄罐裡。」

祖母說著便拿出一個奇形怪狀的罐子,罐子外麵糊了許多層花紙,大概是祖母的手藝,他高興得不得了,問祖母記錄幸福的規則。

祖母笑著說:「任何使人快樂的事情都叫做幸福,只要有什麼事物引起了你的興趣,能夠為你一天的學習或者玩耍帶來好運,你都可以將它們記下來,比如說,你撿到一枚玻璃球,或者你疊了一隻紙飛機。」

那天晚上,他的儲蓄罐裡有了第一批珍寶,他分別記錄了自己今天遇到的一些小事情:今天祖母為自己準備了幸福儲蓄罐,使自己找到了幸福的方向,這個應該當做第一。

第二是什麼呢?對了,隔壁的阿姨為我們送來了一籃子草莓,草莓香甜可口,祖母說了聲謝謝,對,謝謝,這是一個多麼令人神往的詞彙呀!

第三,我今天放學時,看到一個老人跌倒在雨地裡,當時許多人不願意扶她,我過去了,其實扶起一個大人並不費事,只是許多人不想罷了。

那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自己的母親,她和一個大鬍子男人在一起。

她忽然看到了他,羞澀地轉回頭,繼而她醒悟似的跑了過來,要帶著他去商店,要吻他,他拒絕了她的無理要求,在跑了好長時間後停下了腳步,回過頭時,他竟然發現母親疲憊地站在街口,眼神裡裝滿了淒涼,愧疚。

那晚,他破例沒有向儲蓄罐裡儲蓄幸福,祖母問他怎麼了,他向祖母講述了白天遇到母親的經過。

祖母嘆口氣說:「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如今你也平安長大了,你母親能夠跑到街口追你,就說明她一直愛著你,這就是一種幸福。」

「這也是幸福嗎?」他疑惑地拿起筆來,按照祖母的提醒寫了下來。晚上躺在床上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母親對不起他們全家,為什麼追自己還成為一種幸福呢?

其實,他不知道,祖母是在教他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人生。

一個人心中藏滿了仇恨,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它會積累成一個炸藥桶,總有一天會報復整個社會。

她在用一種別緻的方式告訴他,世間充滿了愛,只要我們擁有足夠敏銳的眼光去發現它。

他養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堅持寫自己的幸福故事。

祖母去世後,他悲痛萬分,曾經想過要將幸福儲蓄罐扔掉,但良好的教育和薰陶使他放棄了。

後來,一個罐子不夠了,他便又買了一個罐子,一直到了60歲那年,他一共積攢了400個這樣的儲蓄罐。

這一年的春天,在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個偏僻的小鎮上,這個叫羅安的老人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幸福展示會,展會的主題叫做:讓我在最幸福的時候遇見你。

展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名叫羅安的老人用自己的一生向大家詮釋了幸福的真諦。

在星星點點的事例中,大家感受到了一種平凡的幸福,簡單的快樂和一輩子都受用不盡的愛。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隻叫做幸福的儲蓄罐,只是我們缺少蒐集幸福的眼光,我們的目光如炬,但看到的盡是痛苦,殺戮和創傷。

因此,我們一輩子活在失利的陰影裡。

我們不是沒有幸福,只是幸福一點點地從手中溜走了,也許我們缺乏的正是羅安的那雙手,因為他的手網住了幸福,讓所有的苦難從指間漏下。

「一帆風順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的時候也不必灰心喪志。情況好的時候,不能沒有警覺心;壞的時候也不要喪失信心;可能條件一改變,情況就會轉變。」

「偉人所達到並保持著的高處,並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我們不一定會因為賺很多的錢而富有,但我們可以因付出的善念而使心中富有。」







她坐在我眼前,跟我說別人是如何如何的對待她。從小跟奶奶住,後來回到父母身邊,卻得不到愛,因為多了一個妹妹。然後父母離異,她跟母親妹妹及外婆同住,跟母親還是合不來,又被外婆欺負(欺負--這是她自己說出的字眼)。在學校,在工作場所,也是被欺負。連婚後,公婆和小姑也讓她傷透了心。

她很害怕,怕自己不會是個好媽媽,沒有能力照顧好孩子。

她拼了命的努力工作賺錢,只希望藉此證明給大家看,她是值得被重視的。

但是她從來不快樂,也不滿足。因為她知道,自己有極度的不安全感,還有憂鬱症,一受刺激,馬上像個刺蝟,豎起了防護罩,拼命的反擊。

目前唯一能讓她感到安慰的,是她有一個能體諒她的好先生,還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

經過兩次會談後,她比較能釋懷一些過往。然後有一天,她決定要做催眠,自己走一趟來時路。

催眠,不算成功,因為一碰到年輕時跟兒時的記憶,她就頭痛的要爆炸。

當我問她,可不可以原諒自己的母親時?她只是一味的哭,難過的說,「做不到。」

這些傷痕,刻得太深太痛了。她寧願埋起來,不去碰。

她也知道,這些,都是造成今日她憂鬱惶恐強烈自我防禦的癥結,但是她卻沒有勇氣去面對,去解決。



有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也許,我們真的是。

但是別人為什麼要迫害我們呢?

是因為業報現前?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還是因為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所以當個受害者就可以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我的個案,從小被奶奶寵壞了,回到自己的家再不能為所欲為時,問題就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了。最後,她又被送回奶奶家。然後,再一次不情願的跟著母親妹妹和外婆來到了美國。

她忌妒家人對妹妹的好,也生氣家人對她的管教。求學的時候她也同時拼命的在打工,因為想早點離開這個家,也因此,在學校裡她是很孤獨的,沒有時間跟同學一起讀書玩樂。出社會後在工作上也一樣,別人受到讚美她就忌妒,自己工作沒受到重視她就生氣。她拼命的往前衝,一閒下來就會不知所措,因為,她害怕已得到的會失去。在她眼裡,錢越多越好,這是對自己實力的證明,也是地位的象徵。但是她也因此而得了憂鬱症,因為她從來不快樂,也不滿足。她自己都知道自己像個不定時炸彈,每當壓力積到某個層面,她就會爆發抓狂。她在努力尋找心靈的出口。但是她每天看到的,多是別人的不是,卻看不到自己的任性與執著。

幸福,似乎離她好遠好遠。。。



她不願意面對過去,處理兒時的傷痕,我能做的,就是要她珍惜當下,活在當下。

我跟她說,要學會釋懷,寬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我們不是生來就懂得如何當父母如何照顧小孩的。國民義務教育沒有教,大學裡也許有些選讀的課,但是除了主修的學生會修之外,一般的學生並沒有這種認知需求。因此我們懂的,多是生活中承襲下來的傳統。當然也有些人,多讀了一點書,或是多了一些自我反省,於是學會了跳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從而當個新生代父母。

這是一條學習的路。父母用他們懂得的方式或是習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這些方式,也許不是每個孩子能夠認同接受或是能夠理解的。同樣的,當我們孕育自己的家庭的時候,我們會不會不自覺的,又將我們以前的經驗,移轉到自己小孩的身上?在管教小孩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出現當初父母管教自己時,使用的語言文字跟肢體動作?當我們因為孩子做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憤怒或是失望時,我們是不是同時也在對自己憤怒或是失望?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希望孩子能夠不一樣,能夠做到?

我對她說,要感恩了。因為現在的她,很成功,很美麗。沒有父母,沒有這些經歷,又怎麼能成就今天的她?

我這樣說,讓她愣住了。當全部人都對不起她時,我竟然要她學著去感恩?

我只跟她說,過去的,都過去了,就放下吧,不要讓過去來折磨現在的自己,這不代表父母親戚沒有做錯事,但是你可以選擇再也不受這些事件影響。如果活在過去,就看不到現在。如果不能立足眼前,活在當下,那麼希冀的未來,又會在哪裡呢?

如果現在不滿足,永遠也不會滿足。如果現在不快樂,永遠也不會快樂。

快樂與滿足,是一種自我身心安住的狀態,不是一個物品,可以向外去追求,去尋找的。

同樣的,我要她跳脫思惟,不要在貫性裡老是挑剔,老是批判,老是立即起心動念像個刺蝟一樣隨環境起反應。我要她停下來,學會當旁觀者,學著看好的,不看不好的,想好的,不想不好的,學著專心處理眼前的事,而不是跳回過去,或是害怕未來。

我知道,這有難度,但是只要一直能觀照自己當下的心念,就會清楚明白此刻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心跑遠了,抓回來就是了。不需要刻意的打壓念頭,無明念頭生起來了也不需要責備自己,更不需要努力的告訴自己,活在當下,不要去想其它的事。就是一個當下的覺知,看著自己的念頭來來去去,生生滅滅,但不受念頭的影響,專心做好眼前要做的事,就好。

過去的事還要不要解?

如果現在沒有能力,沒有勇氣去面對,那,就不要勉強。

我跟她說,如果這一世的問題妳都無法面對解決,那麼去回朔前世,只會徒增苦惱。傷心難過抱怨惶恐,都不會改變任何事。現在能做的,是如何不讓過去的陰影來影響現在的自己,如何從現在起,讓自己自由,心量放大,去感受生活的美。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溫暖和諧的家。當自己沒有時,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努力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再受到委屈傷痛。







有的時候,我會要個案做功課。在活頁紙中間劃一條直線,線的左邊記錄一天當中每一件讓自己生氣的事,線的右邊,則寫下一天當中每一件讓自己快樂或是開心的事。

看一看,自己每天是生氣的時候居多?還是開心快樂的時候居多?然後反省自己,為什麼會如此?

每天都如此做記錄跟反省,看一看,生氣的次數會不會慢慢減少?開心快樂的次數會不會慢慢增加?自己的心境有沒有因反省跟觀照自覺而改變?



我也喜歡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這本書節錄如下:

抱怨就是在講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當我們開始抱怨,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上,我們說的話表明了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一種負面的吸引力法則:

你發出的抱怨和牢騷越多,你所招惹來的抱怨、牢騷和負面能量也會越來越多。。。

你的手中,握有翻轉人生、改變世界的秘密。

美國知名牧師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色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那時你就已經養成不抱怨的習慣了。

覺得很難嗎?

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八十個國家、六百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甚至進而影響了他人,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方法:

1. 開始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

2. 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重新開始。

3. 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們應該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但如果要做這種事,你自己要先移動手環!因為你在抱怨他們抱怨。

4. 堅持下去。可能要花好幾個月,你才能達到連續21天手環不換手、不抱怨的目標。平均的成功時間是四~八個月。

你可以隨時開始,不必等紫手環到了才開始。現在就拿一條橡皮筋套在手上,把銅板或小石頭放在口袋裡,把紙鎮移到書桌的另一邊,或找到任何一種能確實自我實踐的方法。

還有,放輕鬆一點。我們所談的,只是被「說」出來的抱怨、批評和閒話。如果是從你嘴裡說出來的就算,要重新來過;如果是用想的,那就沒有關係。不過你會發現,就連抱怨的想法,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消失殆盡。

當你逮到自己在抱怨、批評、講閒話的時候,就移動紫手環。移動它很重要,這樣的動作將在意識裡深深地刻下痕跡,讓你察覺到自己的行為。你一定要去移動它,沒有一次可以例外。你抓到剛才說的一個重點了嗎?我說的是「當」你逮到自己在抱怨時,不是「如果」。

抱怨在我​的世界裡蔚為風潮,所以當你發現自己的牢騷要比想像中多了很多,也不必大驚小怪。



《王鳳儀老善人不怨人語錄》寫得也很有意思。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裡越難過,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禍,不是苦海是什麼?

管人是地獄,管一分,別人恨一分;管十分,別人恨十分,不是地獄是什麼?必須反過來,能領人的才能了人間債,盡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2.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無德怨自修,小人有過怨他人。嘴裡不怨心裡怨,越怨心裡越難過,怨氣有毒,存在心裡,不但難受,還會生病,等於是自己服毒藥。人若能反省,找著自己的不是(錯誤),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會,不怨不會的,明白對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3. 現今的人,都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就不樂。其實我這個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別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個不怨人,就能成佛。現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帳,算起來,不是後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4. “不怨人”三個字,妙到極點啦!(不怨人就是真陽土)

不生氣,不上火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氣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氣火就都消了。

6. 上火是“龍吟”,生氣是“虎嘯”,人能降伏住氣火,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你別生氣,若是生氣,氣往下行變成寒;有事逼你,你別著急,若是著急,火往上行變為熱。寒熱都會傷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壞事不愁,氣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龍伏虎”。能降伏住,它就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7. 禀性(怒、恨、怨、惱、煩,又稱氣禀性)用事,鬼來當家。因為生氣、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給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來;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當神,甘願做鬼!

8. 火是由心裡生的,人心一動就生火。一著急,火往上升;一動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額外的貪求,火就妄動。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著急,就不起火,該有多麼輕快!

9. 動性(耍脾氣)是火,心裡生氣,才是氣。佛說“七處心燈”,我說不如掐死一頭。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動,道心自滅,爭貪的念頭就生出來了。因爭生氣,因貪上火,氣火攻心,整天煩惱,就是富貴,也沒樂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說把心掐死,多麼省事!

找好處,認不是

10.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為什麼呢?就因為心裡存的,都是別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11. 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毛病(缺點)是“收贓”。“聚靈”是收陽光,心裡溫暖,能夠養心;“收贓”是存陰氣,心裡陰沉,就會傷身。人人都有好處,就是惡人,也有好處,正面找不著,從反面上找。所以我說,找好處是“暖心丸”,到處有緣,永無苦惱。

12. 找好處是真金,要想找好處,就得以志為根,在沒有絲毫的好處裡,找出真好處來;在忍無可忍時,還能忍得住,就是“大義參天”。

13. 認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調五味、合五色,隨方就圓。人的性子,要能煉得像水一樣,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說“上善若水”。

14. 人和天地是一體,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內的事,世界沒好,咱們哪能沒有不是?不是(錯誤)到處都有,低頭也是、抬頭也是、睜眼也是、閉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頭不是,看老人不對是抬頭不是,看別人不對是睜眼不是,心裡尋思別人不對是閉眼不是。依我說,有不明白的道、不會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著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丟了、道理迷了、情理虧了,才知道認不是(承認不對即自己認錯)。

15. 要能把不是認真了,自然神清氣爽、心平氣和。

16. 認不是生智慧水,找好處生響亮金。

17. 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不是閉上地獄門。

18. 認不是勝服“清涼散”,找好處勝用“暖心丸”。

五行性

19. 我所講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個字代表來說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樣的。

20. 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陰木,好爭理是陰火,好怨人是陰土,好分辯是陰金,好煩人是陰水。

21. 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像聚寶盆似的,內裡有什麼,就聚什麼。太上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一點也不錯。所以我說,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22. 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於火的爭理,偏於土的欺人,偏於金的傷人,偏於水的厭人,偏於木的頂撞人。能化除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23. 陰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氣。怒氣傷肝,頭迷眼花、兩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鳴牙痛、癱瘓中風。

陰火性人,急躁、爭理、喜虛榮、愛面子、好恨人。恨人傷心,心熱心跳、失眠顛狂、音啞疔瘡。

陰土性人,蠢笨蠻橫,疑心重、好怨人。怨人傷脾,膨悶脹飽、腹痛吐瀉、虛弱氣短。

陰性金人,殘忍妒忌、虛偽好辯,好惱人,惱人傷肺,氣喘咳嗽,肺痨咳血。

陰水性人,愚魯遲鈍、多憂多慮,好煩人,煩人傷腎,腰腿病痛,遺精陽萎。所以說什麼性,就得什麼病。

24. 我說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樣的。生怒氣(木)便是殺;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買東西少給一文錢(金)也是盜;好吃好東西(水)便是酒;說半句謊話(土)也是妄。

25. 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陽)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萬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時達務,能化萬物,不為萬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萬物。別人壞是別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著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處,找好處生響亮金,和人聚萬緣,有義氣,有果斷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創萬物。真水是聖的根,能認不是,認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養萬物。人如果得不著真五行,固執禀性用事,就死在五行裡啦!

26. 今生是什麼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麼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當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莊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讀書人。

27. 前生好殺害生靈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說謊的,今生金性就強;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28. 達天時就是陽火,信因果就是陽土,找好處是陽金,認不是是陽水,能受氣是真陽木,這是真五行。

29. 現今的天時,人人性裡都有火。火性人主貪、好爭理,所以才爭貪不已、戰亂不息。不爭不貪是真陽火,真陽火才能達天時。(達天時不爭不貪)。

感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對不喜歡的事和人,或聽見不善的言論時,火從心頭起,蔓延開來,表現在表情和言語上。瞋恨是一種不良的情緒,瞋恨心是不清淨的心,可如何阻止這種不良的情緒在心頭蔓延呢?

阻止這種情緒的發生,主要是從平時開始預防。其關鍵,在於淡化自我,並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同時,積極修習愛心、慈悲心,以此化解並消除瞋恨。

當瞋心生起時,則應學會觀照自己的心,而非順著這一心理慣性繼續。很多時候,事情剛發生時我們並沒有那麼生氣。但因為不懂得及時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斷蔓延、壯大。事實上,這個瞋心正是我們自己培養起來的。所以,當我們面對逆境或受到傷害時,應以智慧觀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隨著瞋心跑。那樣的話,瞋心就會像星星之火般,順著風勢燃燒起來。







今年,在風風雨雨中,也終於快要落幕了。2012年12月21日會發生大事嗎?

呵呵呵,想這麼多幹什麼?幹嘛要人云亦云的嚇死自己呢?您今天該做的事,做好了沒有?做完了沒有呢?您把自己管好了沒有呢?還是忙著管別人的事?管老天爺要管的事?還是,為過去難過?為未來擔憂?

這些年在接觸這麼多生老病死的故事裡,我只能說,除非是一心想死,否則要馬上死還真不容易。但是要能好好活,或是真碰到危機關頭時,過不過得去,那就要看自己有沒有福報資糧,有沒有貴人相助。

福報資糧跟貴人,都是自己生生世世耕耘的結果。沒有勤耕耘的人,到危難時,可請用的資糧貴人就有限了。

就像銀行存款,我們有錢可以花,但是錢花完了也就沒有了,除非我們再賺錢,再存錢。福報資糧跟貴人也一樣。我們有沒有持續的廣結善緣,廣納善言,有沒有正見正信正念正思惟,善心善行,勤於佈施,提升自己,造福他人呢?

煩惱即菩提。有煩惱才知道什麼是快樂,有痛苦才懂得什麼是幸福,有失落才懂得什麼叫珍惜。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無常。

神明有時是可以幫忙,但是,也不會干預因果業力。

很多事,是自己的功課,是自己要做的,也只有自己能做。



有人問達賴喇嘛:「關於人性,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達賴喇​嘛回答:「人類,為了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

祈願大家,重新調整自己的思惟,找回自己失落已久的自信,勇氣跟良善。當「心」是善的,愛的,美的,看出去的世界,也將會是發光發亮,會是多采多姿的。

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的關愛,多一點的正能量。

喜歡這句話:「別把自己看得過低,你的世界因你而精彩。」

祝福大家了!

也謝謝您們,豐盈我的生活,讓我在最幸福的時候,遇見您!



光 合十感恩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7327791&aid=7108771
 引用者清單(1)  
2012/12/12 12:49 【心靈的家】 引用文章讓我在最幸福的時候遇見你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Vincent Tou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章,
2013/01/18 23:54

好文章,always look at the bright side of things.

常感恩,可以讓自己的能量上升,振動頻率更高。 抱怨會使自己的能量下降。

謝謝這篇好觀念,要日日奉行,雖然有時候不容易做到。 大笑


◇ 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
◇ 覺知者如實地徹見,不因變遷的現象而快樂、悲傷。
◇ 坐著讓你的心達到止靜和專注,然後用來檢視身與心的本質;更清楚地看清它們。

Sunny Tsai(催眠諮商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12/12/22 02:52

讀到第一則故事,我掉淚了。

原來可以教大家和自己都做一個幸福的罐子,

這也是我應該讓我的個案做的。

謝謝!我最幸福的時候讓我預見你。


Sunny Tsai,Certified Consulting Hypnotist執照催眠諮商師
Sage Hypno:3000 Hwy7, Suite 202,Markham, Ontario, Canada
Tel:(905)910-9859 website:www.sagehypno.com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幸福 thank you
2012/12/18 01:57
喜歡

允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亮
2012/12/14 22:32

第一張圖,好亮好溫暖呀…

好喜歡^^


打破虛空笑滿腮,玲瓏寶藏豁然開。

水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慈濟四神湯
2012/12/14 00:05
善解、包容、知足、感恩

當下達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選擇
2012/12/11 12:43

因為選擇了光明

永遠朝光明前進


生滅變異為真空 -- 直觀本然應萬緣

業識佛性衍萬法 -- 虛空窮盡於本心
本心惟中
諸法為界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平常心
2012/12/11 11:38

世間是相對的

以平常心去面對

沒有是非對錯執著

知足就可無求

感恩就是幸福


牧羊女--黑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幸福只是原來這麼簡單
2012/12/11 09:42

幸福只是原來這麼簡單

拿回去修

謝謝光之使者



shuling
好亮的~光
2012/12/11 08:28

謝謝!!


JKTsai 老鼠嫁女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錄自己每天的善行
2012/12/10 14:31

佛學班,有類似修行,記錄自己每天的善行!

探望臨終的人時,也常常是要幫老人回顧老人的一生過去善行!

呵呵,處處幸福,時時幸福,含笑而終!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