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議中小學校園嗆聲政治的模仿效應 寫於2021.10.15
2021/10/24 22:42:55瀏覽325|回應0|推薦1

評議中小學校園嗆聲政治的模仿效應       寫於2021.10.15 

林泉利   
 

稍早國語日報社評以嗆聲政治的模仿效應主題, 呼籲校園師生對於發生在近來在立法院委員與行政院長的高八度的嗆聲負面影響,對照之前北市某明星高中校園發生近百名同學集體公開在教室外互嗆事件,主筆認為此風不可長,希望各級學校學務處與班級導師能加以疏導與防範類似爭議被複製。 

 

筆者認為,或許屬於大人的衝突文化在立院議事殿堂屬於正常,為民代與官員,在野與執政各司其職與堅守自己問政的底線,彼此間唇槍舌戰到肢體互動乃是常態。所以筆者認為於校園的師生在解讀時,何妨放輕鬆看問題。如果說發生在某明星高中因為在網路嘲諷學長考不上第一志願,引發逾百名學長蜂擁到教室走廊群集鼓譟,嗆聲要找學弟理論。筆者認為應該不能類比,因為為了區區第一志願的面子問題,難道不能由學校師長給予開導及婉轉銓釋?大家都是因為成績少了些許被分發到當下的高中變成學長與學弟,彼此一起加油考上大學第一志願就好了,彼此在校內鬩牆之爭,有何意義?徒讓校外人士看笑話! 

 

或許因為平面媒體的訊息揭曉已經不是同學們關注的焦點,所以透過手機與電腦擷取來自網路或更多網紅們百無禁忌的大放厥詞,讓涉世未深的同學有所影響與興起衝動。但筆者認被認為是血氣方剛的年輕學子們的容易感動與躁進時屬正常,但是周邊的師長有義務在發現問題之給予個人或群體的不厭其煩的解說。從立法院與政黨之間的攻防爭議,到社會公共議題造成社團之間的紛爭,到校園內外為諸多誤會所引起有可能帶動不愉快的集體之無意義的攻防....如果老師們都能平心靜氣找出來龍去脈給予正確解說,或許讓同學更能正確理解..國事  天下事與社會! 

 

 

嗆聲政治的模仿效應 

國語日報 

(2021/10/15) 

 

 最近發生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讓人越看越擔憂。一件發生在臺北市知名高中校園,另一件發生在立法院。 

 先說立法院。朝野立委在國會殿堂吵吵鬧鬧,大家早就司空見慣。但立委因質疑行政院長迴避答覆國防武器採購問題,而嘲諷最高行政首長可能在兩岸爆發戰爭時率先投降,激怒行政院長反嗆國會議員與在野黨不要臉,雙方發生激烈口角,因是頭一遭,輿論譁然。 

 兩人脣槍舌劍畫面,透過各種媒體傳播,經過兩天未見平息,反而越演越烈,藍綠陣營競相召開記者會或在社群媒體隔空叫陣。因應行政院長今日再度到立法院備詢,雙方更各自緊急動員備戰,導致國會議堂又是山雨欲來。 

 同一天中午,在臺北市知名高中校園,發生學弟因不滿社團學長學弟制度,在網路嘲諷學長考不上第一志願,引發逾百名學長蜂擁到教室走廊群集鼓譟,嗆聲要找學弟理論。儘管整起事件因教官及時趕到勸說疏散,幸未進一步釀成肢體衝突,但青春活潑的高中校園為何變得如此乖戾分爭? 

 當嘲諷、嗆聲與肢體衝突成為朝野論政主流,行政院長與立法委員因政黨不同、理念歧異,暴怒失控在國會殿堂互相人身攻擊,父母師長要怎麼告訴青年學子,面對不同意見應該理性就事論事?知名高中學長學弟嘲諷嗆聲風波,其實是臺灣惡質政治文化的映照。為了下一代,請政客們謹言慎行。 

 

不爽遭嗆聲 成功高中爆上百名學長找學弟「採草莓」 

15:212021/10/13  

中時 

  

 

台北市成功高中校園內昨中午突發騷動,上百名學長疑似不爽一名學弟在網路上嗆聲,群體蜂擁到學弟的教室外鼓譟。(摘自呵呵LDS蚊援小老弟YouTube) 

台北市成功高中校園內昨中午突發騷動,上百名學長疑似不爽一名學弟在網路上嗆聲,群體蜂擁到學弟的教室外鼓譟,高呼「採草莓」,最後是教官到場勸說後才疏散人潮,不少學生將騷動的影片上傳至網路,也引發網友關注。 

據了解,一名學弟在成功黑特和IG上向學長嗆聲,「你們二、三年級的事不是考不上建中才來成功」、「你們北模最高分才57級分 好爛喔」,此留言一出引發學長不開心,因此昨天直接到學弟班級前理論,但最終在教官和老師驅離下和平落幕,未發生肢體衝突。 

成功高中表示,這起事件為某班級學弟在網路上,針對學長發起不理性的言論,導致學長在網路上發起到學弟班級外聚集的活動,成功高中也說,在事件發生前,學校已經有掌握到會有這起活動,因此該班級導師在當天早上就有跟學生做好心理建設,並在事件發生當下與教官待在教室中陪伴學生。 

 

 

不滿學弟發文嗆!成功高中百人擠爆走廊喊「採草莓」 

    

2021/10/13 19:4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成功高中傳出數以百計學生昨(12)日擠爆走廊,高聲點名「學弟」,拿出手機拍攝並稱要「採草莓」,直到師長出面才讓學生散去,傳聞導火線疑似是這名學弟在網路上發文嗆學長。校方今日回應,是某高一生網路上言論過激,校長及學務處已邀集數名相關學生溝通,學生「也認知到自己言行的不適之處,未來會更謹言慎行」。校方呼籲,網路上對此案的片段言論並不完整、也非完全事實,呼籲網友將影片下架,不要再討論。 

成功高中校園昨日中午出現騷動,隨後相關影片就在網路上流傳,其中一位影片上傳者指稱,起因是一名「學弟」上網PO文,抱怨社團內的「學長學弟制」,還挑釁二、三年級的學長,爭議言論包括指學長「考不上建中才來成功」、「北模最高才57級分」等等,更嗆「有種就來班上找我啊」,因此造成眾人不滿。 

影片中可見當時上百名學生聚集學校走廊,疑似是這名「學弟」的班級教室外,眾人拿手機拍攝、甚至狂按汽笛喇叭、不斷叫囂,場面十分混亂,影片傳出後,也立刻引發網友大量討論。 

綜合媒體報導,成功高中今日回應,班導在事發前就掌握事態發展,當時是中午用餐時間,導師也在班級內,而校長、學務處今天也邀來高一到高三數名學生面談,經過充分溝通,學生彼此表達想法,並認知自己言行有不適當之處,未來面對問題,會以更好的方式處理。 

成功高中另外指出,網路上對此事的片段言論並不完整、也非完全事實,呼籲網友將影片下架,也不要再討論這次事件,避免造成學校及學生困擾,也希望同學、外界關心此事的朋友,不要對個人進行人身攻擊。 

 

 

建中、成功也曾爆「一中之爭」 改名原因超級愛國 

聯合報 / 記者魏莨伊2020-09-03 19:35 

校園「一中之爭」論戰不休,誰是「真一中」爭的除了是面子問題,還攸關民族意識,台中一中、台南一中足堪代表;而台北的建國中學之所以放棄「真一中」的地位,改名的背後也充滿愛國情操。 

台中一中前校長的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也提出他的看法。他更認為從歷史角度出發,現今的台南一中原是台南二中,在台灣光復後因民族意識抬頭,才更名為一中,反之台中一中創校格言就寫著「吾台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是當之無愧的「一中」。 

南一中、中一中戰翻天 互指對方是分校 

台南一中與台中一中過去兩校各自詡為「一中本校」,在網路上常有論戰,各指對方是「台南分校」、「台中分校」。網友從創校時間的角度論戰,認為中一中在1915年創校,南一中在1922年創校,就先後來看,「真一中」當然是中一中。 

誰是真一中?校友等級、創校時間都能戰 

也有人搬出校友地位論戰,指南一中校友陳水扁當過總統,還有曾任立法院長的王金平、導演李安等大咖;中一中校友雖搬出前副總統及國民黨前黨主席吳敦義、雲門創辦人林懷民及作家李敖等校友,但總統畢竟是最大的官,「當然南一中才是一中」。 

對於兩校之爭,校長各有話說。台中一中校長林隆諺也是中一中校友,他說當年確實日本人有意將中一中更名為二中,但遭地方仕紳擋下,才能延續一中之名。 

兩校校長有話說「我們要當兄弟啦!」 

他表示,爭一中是小孩子之間的吵吵鬧鬧,他肯定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但事實上,台中一中、台南一中,目前是台灣碩果僅存的兩所以「一中」為名的學府,「應該是當兄弟,而不是爭吵」;他也對師生喊話,不要爭台灣的一中,要放眼國際,爭世界的一中。 

林隆諺也笑說,那天南一中學生來一中掛小書包,一中之爭的話題再度在網路發酵,他與南一中校長廖財固剛好一起開校長會議,兩人笑笑握手合影,兩校校長原本就是好朋友,也約定要促進兩校交流、消弭不睦,增加情感連結。 

台南一中校長廖財固說,他也肯定學生愛校情懷,網路上的論戰只是部分學生捍衛校譽擦槍走火,體現網路文化的一環,在現實層面,他也跟一些校友聊過,大家都對網路上的一中之爭一笑置之,畢竟大家都是南部學子,若出外求學打拚,成長背景相近,互相幫忙機會很多。 

台人集資創辦 中一中險被日人奪走一中名號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曾任8年台中一中校長、3年台北市建國高中校長,深深以一中人自豪,也細數中南部兩校「爭一中」的歷史。他以日據時代創校、台灣光復兩階段歷史「講古」,提出他的看法。 

蔡炳坤指出,台中一中自由校風其來有自,要說全台自由校風,一中絕對擺在前面,這與其設校背景有關。台中一中1915成立,最初名為台灣公立台中中學,直到1945年台灣光復後易名為台灣省立第一中學。蔡擔任中一中校長期間,口頭禪就是中一中人銘記在心的「吾台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也就是全台第一所為台灣人子弟辦的學校。 

蔡炳坤說,日據時代,中部孩子不能讀高中,若想升學都要到台北或到日本去讀,當年中部仕紳林烈堂、林熊徵、林献堂、辜顯榮、蔡蓮舫五位先賢集資捐地建校,也意味著是台灣人集資捐地蓋的。蔡炳坤強調,相較台北的建中是日本人蓋的,當年也是日本人讀的學校,中一中一開始就是台灣人蓋的,後來台中的二中反而是給日本人讀的,當時日本人兩度想要把中二中改名成一中,但沒改成功,被地方仕紳擋下,因此台中一中從頭到尾都是台中一中。 

南一中本是二中 光復後才改名一中 

至於台南一中是在1922年創校,當時原名為「台南州立台南第二中學校」,是當年的二中,1914年由日本總督府成立的「總督府台南中學校」才是當時的一中,也是現今台南二中的前身。直到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收二中,並改校名為「台灣省立台南第一中學」,成為現今的台南一中。 

蔡炳坤從建校歷史的脈絡看一中之爭,認為南一中其實是當年的南二中,而中一中自建校始就地位特殊,是當之無愧的一中。 

台北建國中學前身是日據時期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學校,早年學生以日籍子弟為主,到了1940 年代,學生總數大約千人,台籍生不超過3%。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原有台北一中、三中、四中的台籍學生合併在一校上課,當年12月6日舉行開學典禮,也是「北一中」的校慶。1946年初,教育部把北一中定名為「台灣省立建國中學」; 1967年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建國中學也改隸台北市,改名為「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台北也有一中之爭!竟跟台生與日生有關 

台北的成功高中前身是日據時代的「台北州立台北第二中學校」,簡稱「北二中」 ,1922年由地方人士倡議在萬華祖師廟設校,之後在現址創建校舍,1925年4月1日遷入啟用。 

北二中採日台共學制,但以台籍生為主體,歷年台籍學生約占總人數的七成五。教師則大多出自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和廣島高等師範學校,台籍教師少。1945年8月台灣光復,隔年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第二中學」,後來各方議定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成功中學」,主要是賦予抗戰勝利建國成功之意,並紀念鄭成功驅逐荷蘭人開台的歷史。 

蔡炳坤說,一中之爭並非現在才有,其實台北當年的一中之爭也鬧得凶,日籍生為主的北一中早就奠定「一中」的地位,但台灣光復,台灣人出頭天了,台籍生為主的北二中認為自己才是「一中」,原來的北一中應該降級為二中。 

慶祝建國成功 一中變建國、二中變成功 

他表示,相傳當時排解紛爭的方式,就是藉由光復的時機重新改名,為了慶祝「建國成功」,所以免除一中、二中之爭,一中改為「建國」、二中改為「成功」,這也是為何建中不在建國路上、成功高中不在成功路的主因,也道出名校背後各自精采的歷史。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71027&aid=16982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