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隆豆干包:被塞進油豆腐的福州丸
2017/05/28 12:41:46瀏覽11584|回應0|推薦2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豆干包是基隆特產,外地人常說豆干包長得像淡水阿給,但其實豆干包比較像塞進油豆腐的福州丸。

福州丸:內餡放在魚漿中,再用魚漿包覆。

豆干包:內餡塞進油豆腐,再用魚漿包覆。

基山街魚丸伯仔這麽說明豆干包「福州出了名的三把刀,『剪刀、菜刀、理髮刀』,其中又以『菜刀』之福州料理聞名中外,福州魚丸豆干包本就為福州包肉漿類的姊妹品,福州師傅至台灣百年,尤以基隆最普遍,魚丸伯傳承福州師已近六十年,不停的改進,讓豆干包更適合現代人的口味」。

福州丸以包餡知名,但基隆地區對包豬肉內餡的魚丸接受度似乎不高。沿襲福州手路的師傅想出先將餡料鑲進豆腐再以魚漿封口,成就豆干包多層次的口感。相對的,基隆小吃店的魚丸就多不包餡了。

基隆廟口的許多美食,包括鼎邊趖、八寶冬粉等,一如不屬於廟口小吃的豆干包,都是承接福州師傅手路在地創新之後的基隆小吃。帆船時代,雞籠到福州所需要的時間,比起雞籠到臺灣首府臺南的時間還要短。

基隆地區的俗諺「雞籠雞啼、福州有聽」,多數人將其解釋為雞籠指的是舊稱雞籠嶼的和平島,「福州」指的是和平島上的福州街。但是福州地區也有流傳「雞籠雞叫、福州聽到」的俗諺,可以反映這些俗語另外的意義就是說明福州與雞籠在某些年代其實關係密切。清帝國晚期搞自強運動,南洋水師的煤炭主要供應者就是基隆地區的煤礦。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台灣史教科書幾乎都沒提到,福建巡撫岑毓英1881年向朝廷奏請將基隆設為福州渡台航線正口這件事。不過20年前,1863年開港時,基隆還是淡水的副口。1880年,巡撫勒方錡認為基隆的港口優於淡水,1881年岑毓英的決定,正式賦予基隆港重要地位。

會商臺灣防務大概情形摺(七月二十四日):「赴臺輪船,向來由羅星塔出五虎口,繞道廈門、澎湖,必須三十九個時辰,始能到岸。設遇風狂浪大、顛簸耽延,日期更難預定。若改由五虎口逕赴臺北,只須九個時辰即抵基隆,甚為妥速;而由基隆至臺灣府城,亦不過旬日可至。臣等再四商籌,擬即以此路為渡臺正路」。那麼要到台南的怎麼辦?就叫他們坐小船吧!「用小輪船往來甚便」。那時臺灣尚未建省,福州是省城,基隆是從福州抵台第一站,可見兩地關係。

同年請將「琛航」、「永保」輪船二號輪流渡臺片(九月二十六日),「業經奉旨:『知道了。欽此』」,官輪以運送官兵、文報為主,遇有空位可讓民眾付費搭乘。

提到公文的運送,也幾乎沒有什麼教科書提到基隆文報局這件事。1881年,巡撫岑毓英交下在基隆設立文報所,後改稱文報局,被劉銘傳遷到台北,1888年在台北文報局址開辦「台灣郵政總局」。

但是基隆怎麼辦?英國人想得比劉銘傳還要清楚,直接建議基隆一定要設一個郵政局。光緒十五年,奉劉撫帥札開:接據滬尾海關稅務司葛顯禮迭次函稱:台地鐵路通行,基隆可成一大口岸。將來洋商行棧雲集,英、美、日之公司驛遞輪船沿途往來該口,裝運茶貨。所有附貨函信,必憑郵遞,是郵政必須預籌。查台灣陸地已設郵政,基隆應添設一局,實於貿易有益。當行郵政局,會商稅務司妥籌詳辦。《臺陽見聞錄》

清領末期,台南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基隆作為台北的港口,設治之後地位如旭日東昇,日本時代成為帝國玄關。當今基隆的飲食文化,與清領末期之後的歷史發展無法切割。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103441002